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科院勾勒18个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
[发布时间:2009-06-12 00:00:00 点击率:]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发布。

  据了解,为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200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组织300多位高水平专家,开展了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区域发展、空间、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纳米、大科学装置、重大交叉前沿、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基本理清了至205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提出了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并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形成了系列战略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的中英文版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的形式陆续出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党组副书记方新、秘书长李志刚,以及有关局领导和路线图研究有关专家出席会议。

  路甬祥阐述了我国开展至2050年科技路线图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重点阐述了战略研究的若干重要结论。他指出,通过战略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化的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近现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科技革命的发生取决于现代化进程强大的需求拉动,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和突破的革命性驱动。这次金融危机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从根本上看,依靠科技创新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手段。

  路甬祥指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既面临着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天空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严峻挑战,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必须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这些问题或关系我国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力,或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或关系我国的国家安全,还有一些是应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需要前瞻部署的前沿问题。这些战略性科技问题在我国现行科技规划中尚未部署或部署力度不够,宜用国家行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重大研究领域方向集群等方式组织实施,科学设计、统筹布局、分工协作、持续攻关,力争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层面取得重大变革性创新。

  路甬祥强调,中国科技发展到今天,决不能简单地照搬他国科技发展模式,也决不能跟在他国后面亦步亦趋。中国科技必须面向世界前沿,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求出发,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发展,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符合规律和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从模仿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转变,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走以我为主、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走立足创新实践凝聚与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道路;坚持立足国情,走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配置有机结合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走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坚持统筹协调,走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道路。

  信息、人口健康、空间、矿产资源、能源等路线图研究组组长,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报告的研究制定情况。他们表示,中科院这套系列研究报告的出版,将为国家宏观科技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为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大学等进行科技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使社会和公众更好地了解科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作用。系列报告的出版,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研究组有关专家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并适时发布研究成果。

  (祝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