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紫金矿业高管减持迷局
[发布时间:2009-07-08 00:00:00 点击率:]

 

  □陈萌 

  

  6月23日,强热带风暴“莲花”刚刚肆虐过的鹭岛厦门,一片狼藉。 

  毗邻厦门高崎机场的翔云三路128号的紫金科技大厦9楼。陈景河的办公桌后墙上,悬挂着一幅有些褪色的亚欧地质图。从6月份开始,身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的他,频繁地奔走在地图各处。 

  而江湖人称“发哥”的“福建首富”陈发树,近日则做起了“中国巴菲特”之梦。这位紫金矿业最大自然人股东、福建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5月份减持紫金矿业股权1.01%近1.5亿股,套现13亿元,斥资2.35亿美元“畅饮”青岛啤酒。在新华都集团总裁、“打工皇帝”唐骏的辅佐下,华丽转型为资本炒手。 

  据时代周报报道,同时减持的还有紫金矿业自然人股东、凭借紫金矿业暴发的“厦门首富”柯希平,4月27日至5月5日套现金额约6.7亿元。陈景河紧随其后,6月12日将其持有的2759.4万股公司股份予以转让,其中2100万股以9.15元/股的价格售给了10位高管。业内人士质疑,到底是变相股权激励,还是帮助陈景河分散套现? 

  2003年香港上市,2008年回归A股刚逾一年的紫金矿业争议不断,日前面临减持风波、战略博弈、并购难题和政策困境等诸多问题,中国黄金第一股紫金矿业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接连的减持 

  

  紫金矿业从名不见经传到中国黄金第一股,陈景河功不可没。孰料随着紫金矿业49.25亿限售股今年4月27日上市,减持压力增大,套现疑云频起。本次获得解禁的49.25亿股股份,包括新华都集团17.29亿股,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4.75亿股、陈发树4.48亿股、上杭金山贸易公司3.34亿股、柯希平3.33亿股以及李荣生、胡月生、邓干彬、陈小青四位自然人分别持有的2.2亿、2.07亿、1.66亿、1.55亿股。 

  如今身为“厦门首富”的柯希平成为第一位主动露面的套现者。4月27日至5月5日,柯累计减持紫金矿业7477万股,套现金额约6.7亿元。柯10年前投资1000万元入股紫金矿业,如今,这一数字摇身变成逾70亿元的财富。 

  “柯希平现正独资建造厦门第一高楼,并可能出现在保利地产最近一次80亿元的定向增发参与者名单中。”一位熟悉柯的厦门券商老总告诉记者,“他主要的融资渠道很可能仍是持续减持紫金矿业,却不想外界过多关注,怕对紫金矿业有所伤害。” 

  紧随柯其后的是陈发树。4月27日至5月22日期间,他共减持紫金矿业1.47亿股,占总股本的1.01%,套现13亿元。“这或许为陈发树2.35亿美元收购青岛啤酒7.01%股权的资金来源提供了解释。”一位上海的投行负责人表示。 

  不足一月,陈景河亦出手减持。他6月12日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将其持有的2759.4万股公司股份予以转让,其中2100万股以9.15元/股的价格售给了10位高管。 

  由于这10名受让对象此前均未持有过紫金矿业股份,且均在紫金矿业身居要职,因此市场普遍猜测——到底是变相股权激励,还是帮陈景河分散套现?此外蹊跷的是,10位高管中的监事郑锦兴,刚以9.15元受让了陈景河100万股股份后,6月17日便向紫金矿业递交了辞职报告,已获得批准。 

  “转让价格与市价差不多,对高管来说算不上激励,很可能是为了分散套现”,中山证券投行部高级经理张立厅说。 

  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对记者解释说,“减持和受让是按照法规来执行的,公司高管持有股份可起激励作用。”赵也承认,集中减持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短期内对市场有压力。但紫金矿业目前经营正常,严格按照年初制订的生产计划运作。 

  “郑锦兴受让股份、与他辞职两者纯属巧合并无关连。纯粹工作上的调动。”赵举刚表示,郑锦兴曾担任福建上杭副县长,2006年8月起任紫金矿业监事会主席。今年6月16日,福建武平人大通过审议,决定任命郑为武平副县长。 

  “紫金矿业数位核心高管今年8月份任期已满,面临换届的压力,谁去谁留,股权激励能否见效,是否还会减持套现,尚有待观察。”厦门证监局的一位官员对记者坦言。 

  

  资本还是实业 

  

  偏安于福建省西南山区龙岩市上杭县的紫金矿业,正是在此发迹。福州大学地质专业出身的陈景河采用独特的提炼工艺,最终将紫金矿业锤炼成两地上市的市值逾千亿的黄金第一股。只是,在战略抉择的多方博弈之下,紫金矿业究竟该如何前行? 

  通往上杭县的几乎全是山路,记者6月25日一早7点从厦门上车,折腾了将近6个小时才到达。当地流传的说法是,紫金矿业造就了近30个亿万富翁,百万富翁至少上千人。

  1992年,小平南巡,时任福建闽西地质大队长的陈景河下海,入主国有的上杭县矿产公司,试图开发紫金山的金铜矿。10年一晃而逝。2003后的几年间,已易名的福建省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飞速发展,三年利润增加了10倍。

  1997年年底,陈景河迎来了一个更牛的合作者——陈发树。比陈景河小三岁的陈发树,早年在厦门因为贩运木材而掘得第一桶金,后转入福州百货业,创立新华都集团。发了财的陈发树成立了新华都工程公司,从陈景河掌控的国企紫金矿业那里,得到了紫金山金铜矿的土方工程项目,开始了他们的合作。 

  2000年,紫金矿业开始改制,除了内部员工出资认购的部分职工股,还引进外部股东,陈发树借此机会通过新华都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出资4800万元现金,拿到了33%的股份,成为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股东。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成功登陆港交所,陈发树控股的新华都集团持有紫金矿业已发行股份的13.16%,陈个人直接控制紫金矿业已发行股份的3.41%。仅当日陈发树的身家即飙升过10亿港币。这是创业20余年后,陈发树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在2008年11月13日发布的《2008胡润矿产富豪榜》上,陈发树以77亿元身家成中国的矿产首富。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陈发树可影响紫金矿业的股权远不止此。占紫金矿业第三大股东新华都集团9.14%股份的厦门华都百货公司,由陈发树及其弟弟陈云岚分持80%和20%的股权,新华都集团的股东里也包括其弟弟陈志勇(持股4.09%)和陈志腾(持股1%)。

  此外,在紫金矿业第六大股东上杭县金山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金山贸易”)的股权结构中,陈发树的弟弟陈云岚和陈志勇分占13.57%和9.69%股份。据此,陈发树直接或间接持有紫金矿业股份共约14.05%。 

  “尽管陈景河的身家也飙升过了亿元,但相比陈发树还是差距不小”,一位熟悉紫金矿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陈发树作为紫金矿业自然人第一大股东和董事之一,在董事会还是很有话语权的。“陈景河有些战略决策的大事,必须要找陈发树商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紫金矿业的战略布局。”  

  相比陈发树欲成为“中国巴菲特”的资本运作梦想,地质勘探工程师出身的陈景河,更多考虑的是其实业发展之路。

  

  国际化短板 

  

  紫金矿业当下情况并不如意。通过H股上市获得大肆扩张,并迅速扩展的紫金矿业,去年回归A股后却陷入持续低迷。今年以来上涨逾110%的股价,正遭遇严重抛售压力。此前,美林已减持紫金矿业H股3.89亿股,持股由10.37%降至0.65%。 

  “紫金矿业战略上最需把握的一点就是资源控制。”陈景河对声称,未来是否有大的突破还要看国际化。紫金矿业5年内国外利润将可占1/3。赵举刚则对记者证实,目前紫金矿业国际化道路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除在塔吉克斯坦黄金矿山有产出外,其他海外项目尚处于前期阶段。 

  如何补上“国际化”的短板,是陈景河能否顺利突围的关键。6月17日,陈在北京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主席绍尔班·卡拉奥尔会谈,欲加快图瓦铅锌矿项目进展。 

  紫金矿业2008年的年报看似靓丽——净利润逾30亿元,仅分红就达14.54亿元。然而,紫金矿业海外扩张之路阻碍重重。紫金矿业董秘郑于强也表示,近期没有并购计划。 

  “今年保增长没问题,利润提升将达20%以上,紫金矿业具备长期持续经营的能力。”陈景河透露说。但在紫金矿业2009年工作会议上陈则坦言,目前经济形势下,要保持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难度极大。

  紫金矿业的收购版图已遍及全国,除海南和台湾外,每个省都有其项目。然而截至目前,紫金矿业海内外收购大多陷入尴尬境地——除矿业项目并购流产损失外,因收购股权价格下跌,也导致紫金矿业海外投资账面亏损。“这些年紫金矿业在海外的投资声势不小,但事实上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紫金矿业副董事长蓝福生说。 

  紫金矿业的政策桎梏依然如影随形。3月18日召开的全国黄金会议上,陈景河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言,希望中央产业振兴规划能关注和扶持类似紫金矿业这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降低黄金项目中央审批门槛,审批权限从现在的500吨/日提高到1000吨/日。 

  中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李追阳告诉记者,在国家减产及收储的共同作用下,预计二季度有色金属业有望全面扭亏,但行业投资机会不显著。 

  对此陈景河似乎并不灰心,紫金矿业成为全球性矿业巨头的梦想,在其填的词里昭然若揭——“古往今来,多少心愿。紫金重任在肩。待来日、金山光芒,夺目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