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7月26日正式开始接受企业创业板上市申请,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旨在推动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创业板历经十年的筹备终于“破茧而出”。
保荐人积极“备战”
创业板受追捧
对于很多保荐机构来讲,7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26日上午,刚刚申报完创业板IPO材料的招商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王黎祥难掩心中的喜悦。招商证券当天一举申报了12个项目。
业界对创业板的热忱与期待甚至曾让监管层有所担忧,唯恐开闸首日出现过度拥挤。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证监会安排所有准备首日报材料的保荐机构提前抓阄排队,且当天所报企业在审核时没有先后,这使得保荐机构可以从容申报,避免排长队。尽管如此,不少机构仍然早早来到现场,证监会所在的富凯大厦一楼大厅以及申报大厅四楼的位子很快座无虚席。
尽管创业板规模较小、保荐机构盈利空间有限,但对很多券商来讲,创业板意味着新的机会。齐鲁证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赵禹说:“我们会把创业板作为公司业务的突破口,下半年将占相当大的比重。”
民生证券副总裁杨卫东则表示,未来将努力开展直投业务,开拓创业板盈利的新模式。
沿海发达地区
和民企成申请主体
据介绍,开闸首日,共有38家保荐机构、108家企业向证监会提出了创业板上市申请,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六大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作为一家侧重做中小企业上市的证券公司,平安证券在第一天上报了10家企业,分属于新材料、生物原料、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以及长三角地区。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首日上报企业不仅行业集中度高,而且地区集中度也较高,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数量较多。东吴证券26日报送的两家企业分属现代物流和生物制药业,都是民营企业,这家证券公司的创业板企业资源主要在华东地区。
在这些企业当中,不乏从中小板撤回转投创业板的,也有一些属于中关村股份转让代办系统的企业。
另外,首日申报的保荐机构中总部设在深圳的券商较多。对此,王黎祥认为,这符合券商业务竞争格局的需要,深圳的几家券商在业务侧重点上比较倾向于中小企业,所以保荐的创业板企业家数较多。
创业板积聚财富效应
完善券商业务链
创业板的推出大大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平安证券董事长薛荣年指出,创业板将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创业板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了资本推动平台,募集所得资金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重要作用。
薛荣年强调,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以后,将引导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产生财富效应,而广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创业板市场而分享国家经济成长和高成长企业效益增长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推动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杨卫东表示,保荐机构必须严格把好创业板企业的质量关,做好尽职调查与系统的研究工作,把符合资质的创新型企业推荐给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