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陈发生是湖南旺华莹石矿业有限公司萤石矿采矿队队长。作为有着30多年掘井采矿历史的一线工人,在井下狭窄独特的工作环境中,在单调往复的采矿作业中,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从实践中探索经验,从经验中创新技术,转而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今年4月底,陈发生走上了湖南省劳动模范的领奖台,同时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衡南人。
“自从踏入矿区的那天起,我就深深地爱上这里的青山绿水和亮晶晶的莹石,感到我这一生会与之相伴。”获奖之余,陈发生发出感慨之言。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他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感言,根扎井下写人生,为矿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与社会效益。
独创反手漏斗采放矿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只有初中文化的陈发生被招工到莹石矿,在矿区当起井下风钻工。头脑灵活的他,硬是凭着扎实的作风,很快干到采矿班班长。
当时,采矿工作比较原始,工人每天都靠着铁锤、铁杆进行劳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产量也低,特别是安全系数大打折扣。陈发生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技术创新,让工人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他是这么想的,一直为此默默努力着。
没有雄心壮志,但有一腔热血与赤诚。陈发生发现工人们所采的矿石因为技术原因浪费严重,1984年,他结合实际,独创出切实可行的沿脉拉底采矿反手漏斗采放矿技术。这项技术推广运用后,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上100万元。
“通过他的技术改造,才有了现在的漏斗采矿新法,省人、省力、省工,节约了成本,这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同是采矿工人的阳益生对记者说。
手工绘出更管用的安全通风网络图
随着采矿作业区向纵深发展,1990年以后,旺华公司莹石矿生产场地整体改造,由以前的斜井变为坚井,工人的作业环境随之而变。陈发生察觉到,矿工在井下作业时,通风设施发挥的效应由此减弱,体力消耗很大,产量相当低。影响到生产效率,安全隐患增加不少。
陈发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萌发了创新井下通风设施的想法。有着雷厉风行作风的他说干就干,成立了以自己为首的创新小组,白天在井下勘测,晚上在家中绘图,遇到不懂的地方,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向书本请教,向同事问计。1990年8月,历时一个月的刻苦努力,他终于探索出了一整套井下天井开拓通风的可行性施工方法,手工绘制出更加实用的安全通风网络图,建立了网、点、线全方位通风网络,大大改善了作业环境,为采矿提供了安全保障。工友罗和平说:“现在,井下环境改善了很多,通风好了,温度也下降了,大家在地下做事,体力消耗的相当少,产量基本比以前翻了一番。”
除了绘出通风网络图外,他还主笔,手工绘制了科学详尽的矿区井下避灾路线图,为预防突发事件,组织矿工避灾避险,科学紧急撤离,提供了范本。
技术创新灵感源源不断
与矿山打了37年交道的陈发生凭着不认输的倔劲,带着责任与感情,在矿区的发展路上,用智慧与汗水,一次次征服了一个个难题,为工人的作业强度减少和安全保障以及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着强烈责任心的陈发生,在生活中注意发现,在工作中注重创新,成为他人生奋斗中的耀眼光点。世纪之交,因原来的矿区资源枯竭,企业要发展,必须再向地下更深层挖掘,但是遇到了所采矿石杂质含量增加,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与销售价格,同时也减少了国家税收。陈发生又向这一难题发起了进攻。
陈发生似乎总有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动力和灵感。2004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技术创新战斗中,他日夜加班,终于短时间内攻克难关,创新出一整套采矿工艺流程及尾沙排放系统。这项技术创新还为企业环保做出了突出贡献,每年可为当地减少尾沙堆积量1.1万吨。
“通过陈放生的不懈努力,产品质量得到一定上升,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年平均减少成本运输8到20万元以上,累计为公司创造了300万元以上的利润。”湖南旺华莹石矿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蒋宏益告诉记者。
陈放生获评省劳模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矿区。熟悉他的工友刘孟飞表示,“要学习他为人大气,以矿山精神默默奉献一身,以他为榜样,抓好生产抓好安全,为旺华、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面对成绩,陈发生没有满足,而是将奖章当作奋斗的动力。“我们的采矿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出来的,我们也能干出来,甚至可能干得更好。”这名老矿工自信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