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沪苏锡常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带。在秀美而富饶的江南原野,在全国两个文明典范城市张家港,悄然崛起了一个泱泱大气、勃勃生机的现代化精铜冶炼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
1996年4月,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初建规模总投资2.1亿元人民币,电解铜生产能力为年产3万吨。1999年I、II期全面正式投产,第一年生产电铜3.8万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12年间,国际国内铜市震荡起伏,大扬大落,在铜市风云中,不少精铜冶炼企业产量不定,效益不稳,更有不少企业不堪震荡,纷纷减产减利,关门歇业。而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却一枝独秀,年年发展,不断壮大。阴极铜产量由最初的1.5万吨攀升到现在的17万吨,销售收入由最初的3000万元飚升到现在的100亿元,利税年年上升,企业各项工作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
“改革促发展,创新出效益”。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总经理高方胜、常务副总经理许来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廖小银,经营副总经理王晓东、生产副总经理吴立成、后勤副总经理成斌、总工程师俞鹰等一班人深知改革和创新的强大动力。公司在他们的带领下,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大胆改革,在企业体制模式选择上积极寻求新突破。大胆“扬弃 ”,独辟蹊径,提出了“苹果树子结梨子”的转基因嫁接理论。即以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公司多年沉积下来的精细深的管理经验为依托,灵活嫁接以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为核心内容的苏南沿海先进企业的模式,锯断国有企业陈旧的条条框框,老树接新枝, 实现国有企业基因转变,探索一条适合国有企业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为了给转基因嫁接理论的实施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公司上下广泛宣讲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与法则,鼓励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时大力倡导“制度第一,经理第二 ;约束第一,自律第二”的管理理念,企业用机制创新这把利剑,劈断了发展之路的荆棘。全公司实行全民工、集体工、合同工、聘用工混合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凭本事吃饭,凭贡献取酬;将不同身份、不同学历、不同资历的员工档案封存起来,唯一执行“以岗定薪,以职定薪,以绩定薪”的工资制度,将个人总额的70%作为效益工资,与员工绩效挂钩,拉开收入档次,形成内部竞争激励机制。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与发展举措,不仅为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电铜产量从建厂伊始的3万吨跃升到20万吨,产值也从6.4亿元上至100亿元,全公司800余人一年产铜20万吨,人均产铜250吨,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仅有70余名,员工们大都一职多能,堪称混合型人才,人均创产值可达1250万元;企业可谓年年迈大步,步步创新优,不仅占据了张家港周边地区的铜市场,而且在江、浙、沪这块巨大的铜消费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的张家港联合铜业,员工们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个个都穿着整齐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人人爱岗敬业。设备的定置定位、物流环境的整洁、工作环境的优美等等都无疑向大家展示着张家港联合铜业的无限风采。再看看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每月雷打不动的企业管理检查与企管例会的举行,设备齐全的职工活动中心,丰富多彩的职工娱乐活动,员工们刊发在全国各大媒体的宣传文章等等,这些完全使你不得不承认,张家港联合铜业人奋进、纯朴并洋溢着时代朝气的热情和干劲。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张家港联合铜业人的辛勤努力终于得到了沉甸甸的回报:
1999年,“铜冠”牌阴极铜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在上海金属交易所成功注册;2001年,“铜冠”牌阴极铜被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确认为质量抽检合格单位; 2002年,“铜冠”牌阴极铜在第九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上喜捧“金奖”,同年7月企业被中国市场研究中心授予《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 2003年“铜冠”牌阴极铜,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功领取了国际绿色通行证;2004年元月,顺利通过中国有色金属产品实物质量认定并荣获“金杯”奖;同年5月,“铜冠”牌阴极铜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喜捧“特别金奖”;2005年,“铜冠”牌阴极铜被江苏省命名为“名牌产品”;2007年,联合铜业公司被苏州市授予先进“纳税大户”称号;2008年,公司被江苏省授予“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公司连续10年被铜陵有色公司评为“管理达标争一流”竞赛金牌单位,连续10年排名张家港市销售收入超20—100亿前十强先进企业!
……
回眸来路,铜业公司发展的步步足迹无不凝聚着铜业人的智慧与忠诚。勤劳勇敢的铜业人将在高方胜这只务实求真的领头雁的带领下,一如既往地发扬求实、创新、合作、自强的企业精神,秉承“高瞻远瞩,方能取得全面胜利”的拼搏干劲,积极探索勇于科学发展观之路,决心铸就现代化的巍巍铜宫,为中国铜业再作新贡献,再谱新篇章!
上一主题:英华达获中国联通多笔订单
下一主题: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