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黄志昌:中专学历创业身家过千万
[发布时间:2008-05-28 00:00:00 点击率:]

 23岁的黄志昌外表成熟,思想也十分成熟。这个1985年7月出生的东莞年轻人,目前已经有了数千万元的身家,自己运营着一家公司,同时还是另一家工厂的厂长。

  “你是怎么做到的?”第一次认识他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家里有钱有背景”是其中不少人先入为主的猜测。不过黄志昌完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毕业时,身上只有三四百元,真的很想向家里要一点钱作为起步的资本,但想到家里的窘况就不敢开口”。“我的事业,都是靠我自己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

  

  辗转3家大型网络公司

  

  黄志昌2004年毕业于东莞技校。他学的是电脑专业,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的他对电脑技术十分痴迷,能够从中得到不少快乐。“一台坏掉了的机器,自己动手摆弄一下,修好以后觉得很有成就感。”

  黄志昌的专长是电脑软件,还在读书期间,只有十几岁的他已经开始研发一套词组分析系统,这套系统后来被百度、google等公司的内部人员评价为“超越了金山词霸”。

  2004年6月,刚刚毕业的黄志昌进入了网易公司,负责邮箱垃圾邮件的过滤。由于与自己的爱好吻合,他喜欢这份工作,但是11月份他跳槽到了雅虎。“网易对学历太看重了,我的学历太低。”

  在雅虎干了半年左右,他又离开了。失业的黄志昌这时想起了自己读书时代的一次“偶遇”。当时他去石家庄旅游,有一个朋友在餐馆做厨师,黄志昌便去探望。在餐馆闲坐时,听到邻桌几位食客正在讨论电脑技术问题,黄志昌寻找机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方便邀他一起谈论。其中有个男子名叫李彦宏留给黄志昌一个MSN地址。

  当时的李彦宏还名不见经传,但黄志昌想起来时,他已是百度公司的董事长。黄志昌用MSN联系上了他,随后动身去了北京工作。不久之后,百度换了人事部门领导,一批技术人员离开,黄志昌自己也提出了辞职。

  辗转3家大型网络公司,却都没能扎下根来,黄志昌决定回老家。

  

  创业:从亏损起步

  

  黄志昌回到东莞后,在一家小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小得只有他一名技术人员,做的是服务器的租赁和托管业务,黄志昌解释说:“很多公司有自己的网站,但是他们没有存放服务器所需要的良好环境,电信公司可以提供存放的机房,我们就给他们之间做一个中介。对没有服务器的公司,我们就把自己买来的服务器租给他。”

  黄志昌觉得这个行业也许有前途,于是一边打工,一边仔细钻研。开始心痒的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2万多元的服务器,尝试租赁业务,由于不熟悉行业规则,他的首次尝试铩羽而归,“亏了几百元”。但他没有放弃,继续购买机器。

  电脑硬件更新频率极快,往往三四个月就要更换配件,所以黄志昌说这是烧钱的行业。资金断流是他常常面对的难题,有一次实在身无分文了,他就向父亲借了1万多元。

  就在他十分困窘的时候,读书时代隔壁班的同学冯庆勰在甘肃服完2年义务兵役回到了东莞。这是一个对硬件十分懂行的小伙子,而且手头有6万多元的积蓄。

  这些钱在见到黄志昌后马上就被动员出来,用于购买硬件。有了冯庆勰之后,硬件上吃亏少了,成本低了,维护也不再那么伤脑筋。黄志昌说:“患难见真情,我们是互补的最佳拍档。”

  不过6万多元对于这个行业依然是杯水车薪。持续出现的资金紧缺和技术难题让这两个小伙子经常感到绝望。有一次黄志昌手上只剩下100多元,连生活都成了问题。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研发的那套词组分析系统,从2002开始,他就一直不停地更新着这套系统。

  他把这套系统卖给了百度,换来了100多万元。“这是我的第一桶金,也为我解决了资金难题”,黄志昌说。

  

  创办自己的公司

  

  通过客户口耳相传,他们的业务在逐步扩大。于是,黄志昌和冯庆勰意识到注册一家公司的必要。2006年8月,“东莞市志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登记。这对吸引业务很有帮助,不过很快公司就改名了。“要想把公司做大,取个好的公司名称很重要,当时只想着用志昌命名,是虚荣心作怪,对公司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于是,在2007年2月他把公司改名为“云龙科技”。2007年9月开始进入了“井喷期”。在这短短八九个月时间里,云龙科技的总资产量滚到了几千万元,在东莞同行中名列前茅。

  黄志昌慨叹说:“这个行业,钱烧得快,来得也真的很快!”除了服务器托管和租赁业务,他们还涉足硬件销售。

  黄志昌说,他们目前已经在筹备建立一家门户网站,主要是给中国的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和农业产品的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