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方亚立:在付“学费”中成长
[发布时间:2008-06-06 00:00:00 点击率:]

 方亚立今年27岁,只上过初中。他太普通了,见到他难以相信他就是拥有上千万资产的大老板,但他确实坐在那属于他的老板椅子上,而他成功的征途上,则充满了坎坷和汗水。

  记者采访浙江省奉化市方立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亚立时,他并没像其他企业家那样侃侃而谈经营之道或经商之术,他只是拉家常似地谈他所付的一笔笔“学费”……

  走上创业路  首付学费

  1997年,刚17岁的方亚立不肯憋在仍很贫困的家乡,带着母亲借来的1万元“发本钱”,独自跑到宁波。经人介绍,他在城隍庙商场承包一个柜台,经营服装生意,开始了他人生的创业之路。那时侯,他非常辛苦,白天卖服装,晚上乘轮船去上海过货,实在困了在车船上打个盹。有时候还要上网上英语夜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可以说,24个小时里他几乎没有一点空余时间。经过一年辛勤劳功,方亚立终于有了自已劳动“果实”。第二年初,服装生意地盘扩大了,他又在城隍庙、彩虹百货大楼增加了销售柜台。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受同行排挤,加上服装品种单调及销售不景气等因素,到第三年初,一共亏了将近5万元,这给初出茅庐的方亚立重重一击,付出了沉重的“学费”。

  初尝成功  再付学费

  1999年5月,方亚立回到奉化老家,正值手机业兴起。他看准这一难得商机,向亲朋好友借了2000元钱,报名交了维修手机培训班的学费,并拜了维修手机的师傅,边学边实践,很快掌握了基本功技术。4个月之后,他在市区热闹处租了一间店面,在鞭炮声中手机维修店正式开业了。但好景不长,仅开了一年零几个及,“短命”地关门了,又搭进1万余元的“学费”。

  血气放刚的方亚立,虽然经历了两次“跌倒”的教训,但也给他积累了经商的不少经验。2001年初,方亚立再次筹资3万元在市区南山路黄金地段租了一间20平方米店面,转行开了一家经销手机门市部。由于他掌握了维修手机技术,经营起来应心得手,成为顾客“问不倒的专家”,不少顾客都乐于到他的店里购买手机。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购买力,他在增加手机品种动了脑筋,多次跑到广州、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去采购,先后引进10余种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的手机,一下子生意非常红火。半年以后,他的“阵地”也扩大了,先后在宁波、象山、余姚、镇海等市县开了连锁手机门市部。

  正当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谁知,一笔10多万元的资金被人骗去,一下子“富人”又变成了穷光蛋,方亚立再次付出了经商的“学费”。吃一堑,长一智。三次沉重的“学费”,这对刚20岁出头的方亚立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但他坚信自己必定会成功。经过失败的考验,他变得更成熟了,更老练了,更精明了。

  盯住通讯市场  做大“蛋糕”

  2002年春节,方亚立经过多方市场调研,认准了一条走通讯器材生意的路子。于是,他将老祖宗留下的几间街面屋作抵押,向当地银行贷了一些款,然后又把父母亲“防老钱”拿了出来,凑足开店钱后,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先后在市区开了3家通讯器材营业部。为了挣到钱,他既当总经理,又当一线员工,起早摸黑,马不停蹄跑网点、购原料,忙得不可开交。

  精心苦干经营,一年下来,终于有了回报,当年营业额首次突破了百万元大关。第二年,方亚立觉得通讯器材营业部网点多,既不利于管理,又不利于做大生意。于是,他作出果断决定,将分散的五指捏成拳头,在奉化大桥旁边搞了一个近500平方米的城北营业大厅,雇了20余个员工,并向奉化市工商分局注册了奉化市方立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方亚立对营业员要求很严,除了笑脸相迎、热情服务、上门送货之外,他还经常对他们进行宾馆式服务员培训,很快把一支“地方性”的营业员,调教成“正规军”,赢得了市民的好评。为了给顾客提供方便,方亚立还在营业大厅配备了雨伞、报刊、自行车、眼镜等“独特服务”。在这样的“内外夹攻”下,方亚立经营的营业大厅信誉一天天高起来了,营业额也一日日多了起来。

  2004年以后,随着名气增大,效益不断提高,为了使企业做大做强,方亚立又把目光盯住了走多元化道路。经过考察论证,他先后又办起了娱乐场、宾馆、房产等10多家企业。去年又投资150多万元,创办了两家奉化市满江红川菜馆和金华骨头煲。目前员工从起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个人,产值也从当年办厂的上百万元,猛增到如今的年产值2000万元。利润也从过去的连连小亏损,到现在年纯收入超200万元。目前,方亚立经营的所有连锁店,家家盈利,无一亏损,企业越办越红火。

  尽管方亚立目前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在浙江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后面,但方亚立坚信,不远将来一定要闯出一块新天地,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企业的佼佼者——毕竟他只有20多岁的人,要开发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