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乳业新政再度推高行业准入门槛
[发布时间:2008-06-16 00:00:00 点击率:]

继今年3月份发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后,发改委日前又出台了《乳制品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下称),对乳制品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市场秩序和投资行为作出详细规定。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产业政策》是《准入条件》的加强版。虽较之前有了调整和进步,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奶农利益及行业准入门槛增高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但在快速发展中,乳制品工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失序等问题,影响了我国乳制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产量大概有3000多万吨,但产能却达到5000多万吨左右,部分省份产能过剩程度甚至达到40%~50%。

  67条政策欲规范行业发展

  据了解《产业政策》是建国以来中国发布的第一部系统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标、产业布局、行业准入、奶源供应、技术与装备、投资融资、产品结构、质量安全、组织结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乳品消费及其他等12个部分,共67条,是今后一个时期规范乳制品工业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市场秩序和投资行为的重要依据。

  乳制品生产将分工明确

  根据此项我国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将乳制品工业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南方和大城市郊区五大区域,并明确了各区域的生产分工和产品类型。这意味着我国将形成乳制品工业的新格局。

  在这次的布局中,以北京为首的大城市郊区乳制品工业区,被定位为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高、引领我国乳制品消费潮流的主要区域。国家发改委政策已经明确,此产区的产品结构应以巴氏杀菌乳、酸乳等低温产品为主,适当发展干酪、奶油、功能性乳制品。同时,乳制品加工企业将支持乳品加工科技的研究与产业升级,鼓励新型乳制品的开发,在全国率先实现乳业现代化。

  目前低温巴氏产品在许多乳制品企业整体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针对此次产业政策出台,许多乳制品企业表示正在进行相关的组织结构调整,今后将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将巴氏杀菌乳、酸乳等优势产品做强。据了解,巴氏奶的特点是保质期较短、需低温保存但能保持鲜奶品质。

  在其他产区上,国家发改委表示,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在内的东北乳制品工业区,将鼓励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项目。而华北乳制品工业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四省,主要是都市与基地结合型乳业产区;西北乳制品工业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西藏6个省区,将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乳制品。南方地区则要根据当地实际条件,逐步扩大乳制品的工业规模。

  对乳业上市公司是利好

  专家认为,《乳制品产业政策》对乳品业上市公司是利好消息。

  首先,他制定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了乳制品行业的投资行为,要求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须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并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保持合理距离,同时,乳制品企业节能减排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这样就限制了中小规模地区性企业的无序进入,与大型企业争夺奶源,给正在向全国扩张的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带来机会。其次,该政策鼓励兼并重组,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以上,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这给乳品业上市公司加速扩张提供了契机,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掀起新一轮的行业并购热潮,其赢家当然是那些行业龙头公司。

  因此,综合看来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均将长期从中受益。其中伊利股份作为优势龙头企业由于具有资金、基地、技术优势,兼具产业整合方面较为成熟的经验,有望在行业低谷期发展壮大。

  新政依旧难解奶农利益保障难题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这项新政本是惠及广大奶农的,但他们似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兴奋。近两年,随着饲料等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使奶牛养殖获利的空间减小,影响了奶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的积极性。尽管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牛奶终端市场价格在不断攀升,但原奶收购价格仍难抵消成本增长的速度。奶农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产业政策》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料乳的计价及预测体系,定期公布原料奶价格。逐步建立原料乳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与体系。鼓励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规定对奶户来说有利好的消息,但仍不足以解决保护奶农利益的问题。对此,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奶农加入乳制品企业,与之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或者奶农联合起来组建乳制品企业,通过自身的奶源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奶农的出路。此项规定对奶农来说有有利的方面,但缺乏具体操作细节。

  “如第三方检测制度与体系的建立对奶农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如何测定,谁来测定,由此而产生的人员、设备的费用由谁来承担?此项规定仍欠缺可操作性。”

  另外,新政策要求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经营规模,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产业政策》是在引导乳制品行业走汽车发展之路,即走向寡头垄断。目前,奶农正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在奶农利益没有和乳制品企业挂钩的前提下,乳制品生产企业走向寡头垄断,奶农的话语权又将被削弱。

  投资者进入门槛被指不合理

  《产业政策》规定,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乳制品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总投资的3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连续3年盈利;省级或省级以上金融机构评定的贷款信用等级须达到AA级以上。

  王丁棉认为,首先出资者是投资者,可能在出资前还无涉足该行业,产业政策等于剥夺了投资者投资的权利。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产业政策》对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