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笔者走进河南春盛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象征生命升腾的冬青和含苞待放的月季。生产区内,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不远处有四五辆罐车排队装产品。生产区的西南角,防火墙内错落有致地躺着十几个成品和原材料大罐。整个公司显得异常忙碌,却又有条不紊。
河南省濮阳市春盛化工有限公司前身是濮阳市有机化工厂。该公司自2005年4月成立以来,短短的3年时间,一个停产半年之久的国企就迅速运转起来,而且转出了速度,转出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07年公司实现产值8000万元、利税236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4500万元、利税150万元,产品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均达到100%,再次成为清丰县的利税大户和濮阳市化工行业的佼佼者。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企业,荣获市委市政府10万元现金奖励。今年春,该公司总经理李书京荣获清丰县委县政府3万元的现金奖励。
完成安全隐患整改
该公司主抓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对笔者介绍,2005年5月在春盛公司经营以前,原企业因罐区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被河南省消防部门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对此,公司决策层非常重视,李书京总经理提出:大干两个月,坚决摘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这个帽子。在公司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筹措了65万元资金,会同县消防大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整改专业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加班加点、风雨无阻奋战在整改现场,提前6天胜利完成了任务,2005年被清丰县政府评为“安全消防先进单位”,一举摘掉了“省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帽子。
无疑,这是李书京上台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这一仗非常重要,为以后的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重大安全隐患解除了,职工上班安全了,这比提高经济效益还要重要。”
一手抓发展 一手抓管理
谈到企业管理,李书京说:“管理者一定要制定和实施必要的纪律和规定,对违规者进行约束,对不自觉者给以告诫,督促大家沿着战略目标前进。”
2005年担任总经理之初,李书京就以“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为目标,把管理创新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摒弃粗放式的运营与管理模式,粗耕细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在李书京的严格要求下,春盛公司抓住重点环节建章立制,制定实施了各项规章制度8类56项660余款,覆盖了公司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制定的《安全管理消防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把责任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制度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指导着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
有了好的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在提高执行力方面,他要求综合办公室加强督办、量化考核、落实奖罚,做到令行禁止,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5月,他又投资几万元在全公司总控室、财务、配料、磅房、门卫等重点岗位装置了电子监控,有效地防止了管理漏洞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科学的管理,合情合理的奖惩,激发了职工的进取之心、敬业之情,提高了企业合力,逐步形成了适应公司发展的整体管理构架。李书京说得好:“严格管理要做到合情合理,令人心服,严的目的不是和谁作对,而是为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
“用发展解决问题”
企业成长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坎坷、泥泞,如裹足不前,问题和困难肯定会越来越多。2005年5月,春盛公司生产不到两个月,就亏损了50多万元。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公司的决策者,李书京清醒地认识到眼前的危机,也认识到危机中蕴藏着机遇,他大胆提出“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李书京组织营销人员认真研究产品市场情况后,他认为市场上不可能有赔钱的产品,但肯定有赔钱的企业。
经过慎重考虑,公司走好了三步棋。一是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发展,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争取规模效益。甲胺日产量由原来的22吨提高到现在的30吨;二是大打节能降耗攻坚战,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提出了“向一滴料、一块煤、一度电、一颗钉、一张纸要效益的口号”,使甲醇和液氨的利用率由过去的88%、85%分别提高到现在的96%、93%,同时煤耗也大大降低,吨甲胺成本比原来降低近400元;三是增加产品和原材料储量,抽调专业技术人才建造了三个大罐,又借用了两个大罐。产品价格低了多存产品,原材料价格低了多存原材料,这样牵住了产品和原材料市场的“牛鼻子”,握紧了在市场经济中同行同位竞争的“金钥匙”。
“前三年打基础,三年后大发展”,李书京,这位有32年车间历练和16年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显得从容而兴奋:“春盛的成功,是市委以工兴市大气候春风化雨的产物,是清丰县委县政府长期关心扶持的结果,更是公司全体员工锐意改革自强不息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