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杜琴庆
在大盘萎靡不振之时,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高管纷纷增持正是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常用手段。统计显示,三季度以来,深市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意愿突然大幅度上升,近两个月增持股份数净额为上半年总和的3.3倍;与此同时,沪市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意愿却大比例下降,近两个月增持股份数净额仅为第二季度的1/16。
深市增持额暴增3倍
248.5万股,在短短的2个月内,深圳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的股份数净额就已达到了上半年总和的3.3倍,这一数字在今年第一、二季度仅分别为70.4万股和4.1万股。
截至9月2日收盘,第三季度以来,深成指下跌达19.13%,而今年以来深成指下跌57.19%。
然而,让人惊愕的是,面对几乎与深市相当的跌幅,包括第三季度以来,沪市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意愿今年以来却呈明显逐季下滑态势。
第一季度沪市上市公司高管共计增持6274万股,第二季度则锐减为2950.4万股,环比下降幅度为100%;第三季度至今的两个月时间,这一数据则下降为184.1万股。
沪市增持次数锐减
从增持次数来看,近两个月来,沪深两市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的次数为130次,这一数据仅为第一季度226次和第二季度331次的58.5%和39.3%,增持次数明显下降。
细看沪深两市三季度以来的高管增持次数,“沪弱深强”的事实更为明显,三季度来,深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为97次,沪市为33次,前两个季度,深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分别为141次和116次,相比本季度以来的97次,深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下降幅度甚微;然而,沪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本季度的下滑可谓“大级别”,前两个季度,沪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为分别为85次和215次,分别为三季度以来的2.6倍和6.5倍。
“相比以大型企业为主的沪市,深圳市场的私营中小企业高管对股价反应的灵敏度更高,另外,私营企业较大型国企而言增持手续更简便化的优势,使得深市公司高管增持股份规模更大。”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此外,在他看来,相比大型企业更集中的沪市,深市的中小企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程度较弱,在对未来宏观经济担忧的大背景下,深市公司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积极性强于沪市也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可见的事实是,随着股价的下跌,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自家股票的动力也在下降。第三季度的两个月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减持自家股票次数为43次,而这一数据在前两季度分别为241次和156次。
中联重科19高管“相约”增持
今年以来,最高股数以及最高金额的高管集体增持案近日在中联重科(000157)上现身。8月28日,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纯新在内的中联重科19位高管,“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买入自家股票共计155.9万股,上述增持行为并非出于股权激励而是通过竞价交易系统购入,以其当天平均每股购入成本在10.2元至10.39元计,总成交金额约在1605万元。创下今年以来的公司高管集体增持股份数以及金额之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上述19位公司高管均未持有该公司任何股票。
不过,该股8月28日二级市场表现并未出现异常,4350万元的成交量与前期基本持平,当日2.47%的涨幅略强于当天0.13%跌幅的深成指。
以该股2日收盘11.24元的价格计算,19位高管账面收益均为浮盈。其中,持股最高的詹纯新,以其14.72万股的持股量以及8月28日约10.3元的买入价格计,詹纯新买入股票仅4个交易日的账面收益就已达13.8万元。购买股份数最少的该公司高管杜幼琪,仅凭其5600股以及平均10.29元的购入价格,四个交易日的账面收益也有5320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一位名为王玉英的董事,在今年7月1日——7月8日期间的6个交易日内,7度买卖公司1万股股票并悉数抛空,以上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高管买卖股票成交明细来看,套利约5.17万元。资料显示,这位股票操盘高手——王玉英与中联重科独立董事王忠明之间的关系为“兄弟姐妹”。
中铁高管增持悉数被套
虽然三季度以来,沪市公司高管增持意愿明显减弱,但除去公司分红送转、股改支付对价、公司增发等导致高管持股数自动增加的因素外,今年以来高管通过二级市场竞价形式增持股份数最大、金额最大的案例则出现在第三季度的中国中铁(601390)身上。
中国中铁的高管集体增持发生在今年7月9日和10日两天,中国中铁的11位高管在这两天购入了101万股,总金额约在570万—580万元之间,与中联重科一样,此前上述高管并未在公司持有股份。
目前而言,相比中联重科高管们的成功投资,中国中铁的高管则有些郁闷了,以2日该股5.31元的收盘价计,11位高管目前账户如今均处于浮亏状态。不过,从他们买入的5.58元-5.73元的价格区间来看,此项集体投资的亏损并不严重。
以增持量最大的中国中铁两位副总裁段秀斌和戴和根为例,他们买入的股份数和价格均为10.61万股和5.63元,目前账面浮亏为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