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栗原小荻如是说:书画女神暗恋的我
[发布时间:2008-10-21 00:00:00 点击率:]

  □丰文林

  丰文林(以下简称丰):在我的印象中,您的书法生涯大概是从2004年12月才开始的,时隔半年,2005年7月,您又搞起绘画来了。之前,您在给我们的文学讲座活动中从来不曾提及您有这两方面的喜好,熟识您的其他老师也都从未谈过您有这两方面的技艺。原来,您还藏着两手哦!能不能坦白点,您是何时学书习画的?

  栗原小荻(以下简称栗):学书?习画?您也太抬举我了吧!我可没有这段谦躬的体验。实话说,无论在文学界,还是在书画界,既没有幸识的可供我学习的楷模,我对此也没有特别的爱好和刻意的追求,完全是无意而为,从零进入。要么换句话说,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善于“精神探险”的“孤军奋战者”,很难有学习的机缘和经历,惟只有创造的秉赋和责任。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我遵循我的宿命做我该做的一切。因此,悔恨和奢望都不属于我,属于我的只有心灵的自在和体验的快感。所以,你说我“藏着两手”,这话可就太离谱了!

  丰:但是,您的书法功底确实深厚,个性也十分突出;绘画造诣显然已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风格也蔚然成形。这些艺术上的优质特点,都是国内国外众多专家、学者有目共睹并一致认可的。如果说,您的书画仅仅只是一时兴起,偶尔为之,若按书画界的普遍情况来解读:便认为不可能有如此精到。至少要拙嫩得多。

  栗:关键是藏不住哇!我差不多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是个“公众人物”了。很玻璃化的!说白了,就连穿什么颜色的“内部衣裤”,穿,抑或没穿,周围的人们都看得一清二楚。练书法,习绘画,这两件事对个人而言也不算是小事。总得有个基本条件和时间过程啦!古人早就结论在先了:“穷不习文,富不习武”。那些年月,我像波希米亚人一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捞碗白米饭吃也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我从小到大对书法和绘画这两门活儿,压根就没产生过注意和兴趣。不怕你笑话,当初我所了解的书画知识和书画人士不比任何一个常人多,而是少又少。你说,我会躲到哪儿去玩这两个被常人认为是“高难度”的东西!你以为我疯了吗?我才不会傻冒到如此地步!生存还是第一要素的,艺术是建立在这个前提条件之上的,这就叫做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丰:可是,您为什么又突然搞起书画来了呢?而且在书画界一现身就吓人一跳!

  栗:我哪里知道!都是书画女神自己不小心,撞在了我看似睡着的枪口上。当然,没准一打一个中噢!要么,就是书画女神一直在暗地里尾随着我,瞅准一个机会就紧贴了上来。可能是我这个人很粗心,不懂得揣摸书画女神的用情。所以,我自己也就一直误读了书画女神的刻骨之爱,还以为她属于别人。你看:那些浮在水面上的书画工匠们,哪个不是用金钱打造?哪个不靠纳税人养着?很难不产生误读或看走眼啊!

  丰:那倒也是的。人们都认为,而且很多职业性的“书画家”也都是这样宣称自己的“我自幼就特别爱好书画,临帖临池,无所不及”,“我先后遍访书坛画界,参拜某大师某名家勤学苦练,终有所获”等等;或者是“我有幸就读了某高校某美院,取得了某学位”,“我在某书院某画院深造数年之后又荣幸地加入了某协会”等等。说明他们的“作为”或“名头”,来得是多么的“艰辛”或多么的“顺理”!不仅要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来支撑,且还有如此丰富的各类背景做依托。可这些,您栗原小荻先生都是一片空白。确实免不了会让一般的人感到匪夷所思!假设您的成就不那么显赫,行进的速度也很漫长,理解起来,肯定就比较容易。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可是您的早期后意象绘画代表作之一《挡不住的艺术精灵》,已经用隐喻的手法,十分霸道地摆在那儿了。谁还能拦得住您那劈山开渠的强劲脚步呢?

  栗:其实,我也深知:这样的“假设”,并不只有你才会假设,有不少人士,尤其是中国当代书画界的不少人士更会发出类似的信息。因为人们习惯了对于成就书画艺术事业过程的误导,而忽略了来自产生书画艺术品质所在的本源。也就是说,人们是在用书画工匠者的规则来衡量书画艺术家的诞生。殊不知,真正的书画艺术家是由天赋而问世的,问世的重任在于履行创造的职能。透彻地说,真正的书画艺术是思想和精神的产物。不是仅靠一厢情愿的爱好。也不是所谓的勤学苦练。更不是他人传授的雕虫小技。

  丰:毫无疑问,您的身影和声音在中国当代书画界的频繁出现,就如同当年您以诗人的身份转换成评论家的身份一样,让很多自以为是的“局内人”深感惊恐和不安。因为,他们十分担心:您那由多重身份构成的大手大脚,完全有能力打乱他们玩惯了的游戏规则。反过来,他们也大概不会轻易地示弱并把双手举起吧?

  栗:这是一个艺术民主的时代,我可没有要做“艺术霸王”的念头,也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只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走自己该走的路。既然书画女神如此特别地爱上了我,她的选择总是有道理的。而我也必须尊重她的选择,责无旁贷地去拥抱她,给她以失落太多后的一点欣慰!再从人文主义精神上来讲,又何乐而不为?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