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睢卓 本报记者 许强
10月12日清晨,秋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淡淡地洒在了中国著名的卧牛城邢台城西的晶牛微晶集团厂门口,把晶牛集团52周年厂庆的大幅标语照得透明,河北省政府顾问郭世昌、邢台市人大副主任胡永海、邢台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孟勋等一行人在这光芒四射的大幅标语下伫立了片刻,便匆匆走向了晶牛集团会议室,参加晶牛集团填补世界空白的高科技产品——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攻关成功召开表彰会。
寒流里的支点——
嫁接创新
表彰会按时召开,郭世昌等领导将25万余元科技奖励基金发给在此次项目攻关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时,会场掌声雷动,一些晶牛人为之热泪盈眶。晶牛集团的掌门人董事局主席王长林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频频感叹:“不容易啊!”
2008年,整个玻璃行业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利润下滑、环保压力加剧的趋势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冻期”,为什么航天微晶玻璃会在这“冰冻期”横空出世呢?
王长林认为这源于晶牛集团实施了嫁接创新,嫁接创新是晶牛人伫立在玻璃业的狂飙寒流里支点。在嫁接创新战略支撑下,晶牛集团经过近5年的系统攻关,今年又将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攻关工程作为集团 “一号科技工程”,先后召开了20次设计方案专题论证会,设计方案从初设到定稿进行了50多次修改,将微晶玻璃的工艺特性和浮法成型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成功实现了技术嫁接。该产品于9月28日在包头晶牛高科工业园试产成功,成为航天航空、电子热工、防火建筑等领域不可多得的新型材料。它具有热不涨、冷不缩、不导电、不导热、只导磁的特性,可耐零下百度低温、零上一千度高温而完好无损。
晶牛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横空出世,自然得到了世界玻璃行业和科学界赞许的目光,晶牛的嫁接创新引人注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邢台市委、邢台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发来贺信对该产品的问世表示祝贺。在此之前的8月23日,英国首相布朗会见了王长林,对晶牛的发展和嫁接创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直关注玻璃业发展的西南科技大学贺先志教授告诉记者,航天微晶玻璃问世绝非偶然,是嫁接创新的必然。在行业遭遇寒流时,企业普遍采用了技术创新来抗击寒流,但如果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发生偏差,往往会费时费力还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晶牛恰恰选择了嫁接创新。其实,从晶牛“二次创业”(1992年)开始,创新成了晶牛发展的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晶牛人发现创新是一个耗时又耗力的漫长的过程,有时会得不偿失的。所以他们将基因工程中的这个专业名词——“嫁接”创造性地运用到创新中,认为在现有的条件、基础、方式之上的扬弃嫁接创新是企业在寒流中突围的最佳捷径。
攻关的源动力——
调整结构
晶牛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攻关成功表彰会格外简短,据王长林先生介绍,这样的表彰会在晶牛已经开过了许多次了,晶牛集团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坚持“科技兴企”“嫁接创新”战略,在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方面取得超常业绩,先后研发出浮法航天微晶、晶核冲渣沟、多功能电磁灶、玛瑙红、晶莹黑、煤气回收系统等10项填补世界空白的高科技产品及科研成果。晶牛集团为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设立了“员工创新基金”、“科研管理创新基金”等,王长林还将荣获的国务院工程技术类特殊津贴及奖金拿出来,设立了初创基金为100万元的科研、管理创新奖励基金,发给有功之人。
河北省政府顾问郭世昌认为,晶牛集团立足于技术创新,通过开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晶牛的嫁接创新实践值得思考。
在采访晶牛集团前,记者搜索了晶牛集团的有关信息,得知该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微晶玻璃基地和彩玻基地,企业效益连年提高,总资产由当初的2400万元达到如今的60多亿元。产品也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煤炭、造纸、化工等多个行业及国内重点项目和企业。
为什么晶牛集团资产会翻了250倍呢?
贺先志教授认为,晶牛集团的嫁接创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世纪跨越之时,煤、电、油、运紧张,作为玻璃行业上游的重油、纯碱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玻璃产品的毛利率下滑。恰恰在这时期,我国玻璃行业存在结构性问题,普通平板玻璃供给充足,而高档浮法玻璃需要进口。因此,高档浮法玻璃受到的供给压力及成本压力相对较小,产能大幅扩张的高档玻璃的晶牛实现了利润的高增长。晶牛集团通过嫁接创新战略完成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不仅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世界空白,近百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也创造了连续16年无亏损的佳绩。此次浮法工艺生产出的该产品,较传统的压延工艺减少了损耗,该工艺曾是世界科研院校、建材企业的重大研究课题。据说,在近20年的时间里,美、日、德、中等国家的此投入近10亿美金的科研资金均未成功,晶牛今天成功了,这也是对世界玻璃业的一种贡献。
在采访结束时,王长林先生在正午的阳光下断言:玻璃业的第五次寒流业已到了,今年4月1日《节约能源法》的实施,势必对玻璃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气候下,嫁接创新,调整相关产品结构,才是业内企业的出路所在。
下一主题:中国轻工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