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今年9月,三鹿奶粉被检出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与此同时,蒙牛、伊利、雅士利部分产品亦检出含量不等的三聚氰胺,一起由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食品业信任危机突然爆发。人们在关注事件进程的同时,更多地在议论事件发生的根源,从国家免检制度到企业责任到奶农的职业道德良心,众说纷纭。到底问题的根源出在何处?最大的根源在哪里?
问题奶粉:
缘何出自“优秀企业”?
三鹿集团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头顶上顶着太多的耀眼光环:产销量连续14年全国第一、2006年6月与全球领先的新西兰恒天然合资,拥有了世界级水准的乳品科研制造能力;次月,三鹿奶粉荣获中国奶粉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2008年1月8日,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打破了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航天乳饮料及乳粉”惟一合作伙伴,全国惟一“航天乳饮料”专业生产企业。三鹿奶粉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免检”的奶粉,中国免检产品。
三鹿集团为了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近年来,探索出了“四统一分一集中”集约化管理模式和“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奶牛公寓”、“托牛所”等科学管理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奶业的大发展。按照三鹿奶粉的说法,山鹿奶粉是“经过1100多项检测才能出产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致使众多的婴幼儿不同程度的患上肾结石,并导致多名婴儿无辜丧命”的严重后果才被重视的呢?其中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更深层次的问题。
最大根源: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据了解,三鹿公司早就发现了奶粉的问题,3月份接到消费者的反映;6月份人越来越多,8月份偷偷摸摸地停产,悄悄收回问题产品,但是绝不对外公开。他们对此作出的全力努力是找媒体危机公关,找政府公关危机,对受害者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给几箱奶粉,给些慰问金,但决不承认是三鹿奶粉有问题。
据相关报道表明,早在7月中旬,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污染的奶粉,并从8月6日开始明确告知经销商停售该品牌全部奶粉,并且秘密进行了召回,但未公之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9月13日《新华网》)。显然企业早已知道自己的奶粉不合格,却为了自身的利益,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晾在了一边。
事件披露后,三鹿公司甚至想把责任推给奶农、奶霸。奶农送的牛奶原料即便存在质量问题,也不是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直接的原因是婴儿吃了经“三鹿”厂家生产的奶粉后才出现健康问题的。企业在收购和使用奶农的牛奶时,就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严把原材料安全关和质量关,将问题原料拒之门外。三鹿集团作为一个民族品牌企业,作为此次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在产品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后,不是积极承担事故责任,而是在想尽办法推卸责任。
警示:
奶粉事件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三鹿事件使消费者对奶制品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遭受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质量安全对企业来说不是一般的社会责任,也不仅是重要的社会责任,而是第一位的社会责任。质量安全是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是职业道德的底线所在。作为食品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最低要求和第一要义。如果为了追求利润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也就从根本上忽略了企业所应承当的社会责任,无异于自掘生存的根基,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赢得市场,依靠的还是过硬的质量。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的经验表明,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利润之源、品牌之魂。彼得·德鲁克指出,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可能不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而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一个长期奉公守法、善待社会、勇于承当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赢得社会的赞誉,提高美誉度,增加无形资产。
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品质量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中国制造”的声誉和国家形象。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造从属于GDP的经济和企业的DNA。就是要让每一个企业家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自觉地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就是要让企业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质量追求,在管理制度中突出质量控制,把质量安全、社会责任内化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始终。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杨 阳)
上一主题:夹皮沟里崛起耀眼的“绿翡翠”
下一主题:少了风投的日子 创业者如何“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