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湖中
9月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迎新的笑脸伴着憧憬的喜悦,在秋日的暖阳里欢腾。
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蔡威同学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脸上洋溢着自信而坚定的笑容——他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芙蓉学子——情系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项目的受益人之一,每年将获得“芙蓉学子”5000元的奖学金,一共四年,直到大学毕业。这成为“芙蓉学子”公益品牌从“关注一刻”到“关注一生”理念升华后的又一新案例。标志着中国的公益品牌从传统的方便一时到关爱过程的转变,从而丰富了责任中国语境下的公益内涵。
止于方便 关注长期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企业应该在重大灾难面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灾难不会对企业另眼相看,企业也不能将灾难置之不理、置身事外。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出巨额资金和大量资源以帮助灾区,这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也感受到了企业的爱心、祖国的力量。
汶川地震,对灾区和整个中国民众而言,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一块检验企业公民在面对类似公众性灾难时的反应能力的“试金石”。一些企业反应迅速,一些企业哑然失语,一些反应迟钝,也有一些企业的反应则与公众的心里预期相差太远,而公众则据此对这些企业的形象给出相应的成绩单。
灾难发生后,湖南中烟公司相关领导与项目执行人员第一时间奔赴汶川,进行实地调研,迅速调整了年度项目规划,启动了“芙蓉学子——情系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项目,并在7月启动了援建“芙蓉学子抗震希望学校”的新项目,合计200万元建校款;资助应届大学新生360名,资助金额180万元等;从2009年开始对“芙蓉学子抗震希望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每人每年将获得1000元的奖学金,润物细无声的身体力行背后,“芙蓉学子”爱心品牌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评价。但这仅仅是“芙蓉学子大型公益助学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商业世界再也不可能一如既往地“在商言商”。企业对汶川地震的反应,民众对企业反应的反应,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芙蓉学子与众多企业的迥异,恰恰在于她不是在一场“群英会”上的支票本展示,不是仅仅以此时的捐助为结点,而是将这场灾难作为爱心传递的一个起点,把精力与关爱持续投入到受助对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用芙蓉学子项目组向卫东的话说,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一场公共危机迅速引发了一连串企业危机意识的事实:企业行为并不完全等同于商业行为,企业的身份并不完全是“营利组织”,企业的真实身份是企业公民。当社会需要负起责任的时候,企业固守“在商言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并自以为是地要求别人接受这样的原则,企业的形象、甚至企业的商业利益,必定会遭遇“强烈地震”。芙蓉学子在汶川地震当中的身体力行,与其他企业或公益品牌的不同点在于,芙蓉学子没有把理念放到送方便上,而是注重长期的关注。
“四立”并举 爱心一路传递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自利”是企业发展的惟一驱动力,但事实上,即使坚信自利价值的思想家也从未忽视过“他利”的存在。亚当·斯密就曾在《道德情操论》开卷中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仍然明显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个人对改善别人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芙蓉学子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从1998年的40万元到2008年的1288万元。芙蓉学子在不附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初衷下,十年一日,美誉等身。至今,芙蓉学子已资助和奖励8180名优秀应届高考生和优秀大学生,累计捐助达5154万元。奖励、资助范围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城市,并且联动20多个省级团委、省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数十个市(州)级团委、希望工程实施机构、教育局及1000余所大专院校和中学参与助学行动。
如果要追根溯源,我们得把目光聚焦到芙蓉学子初始策划人——原常德卷烟厂厂长曾献兵(现任湖南中烟副总经理)、副厂长李明三身上。按照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克勋的话说,他们都是苦孩子出身,他们深知困境当中的学子的内心需求。十多年来,芙蓉学子都在“立身、立言、立行、立德”的要求下,雨润八千寒门学子,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与成功。
孔子有言,己欲立,则立人。对芙蓉学子来讲,则是己已立,更立人。
立身在先,扶危济困。芙蓉学子首先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助学上,这也是芙蓉学子品牌最重要的项目。10年来,芙蓉学子的助学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国24个省40多个地市,成为当下中国烟草行业的精英。另据湖南省青基会理事长李克勋介绍,最先受助的芙蓉学子目前已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生。
在全国的大学校园内,受助于芙蓉学子的大学生,涌现出一大批精英学子,他们要么是社团负责人,要么是学生会的重要成员,在芙蓉学子的帮助下,他们已然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立行并重,关注长期。在学子大学就读或毕业以后,勤工俭学与就业成为芙蓉学子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芙蓉学子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起学子精神需求,将有志于在求学期间勤工俭学的学子,纳入到湖南中烟的就业体系内统筹考虑。首先,学子在勤工俭学期间,所获报酬不是以工资形式发放,而是以奖金并且高于行业同工种工资水平来发放,奖励其为社会做贡献的行为,李克勋理事长说,芙蓉学子不是要比谁家里更穷,而是比学子们克服困难、自强自立的精神,让学子们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享受所获劳动报酬。同时不定期举办相应的就业就职培训,增强学子的劳动就业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2004年-2005年“芙蓉学子精英成就实验室”、2006年“芙蓉学子精英激励行动”、“注册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和“园丁奖”等应运而生。2006年8月,由湖南青基会、芙蓉王实业和湖南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组织,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的12名学生组成的芙蓉学子团队展开了为期7天的环洞庭湖湿地生态科学考察行动。芙蓉学子正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项目规划与实施,增强学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芙蓉学子的乐园里,体验思行合一。
立德为上,耳濡目染。在芙蓉学子公告的获得资助的学子,资金发放的形式也是别开生面。据李克勋理事长介绍,每年的芙蓉学子资助金的发放,不是一种施舍,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居高临下,没有一点施舍的色彩,而是专家、学者与相关领导围坐在学子中间,不是大牌来了施舍一点小钱,而是通过学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在经历的陈述中形成头脑风暴,在感化与感染当中形成精神上的张力。学子们拿到的不是资助金,而是奖金,是奖励学子们在困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通过一代代学子的传递,形成一种道德上的张力。
2007年8月,《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消息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了无数唇枪舌剑。捐与受,因这个有关“中国式慈善”的话题陷入争议,随后包括了长沙两名贫困大学生也因为同样的“冷漠”,被长沙温州商会取消受助资格的事件,成为正在升温的中国慈善事业中的标志性话题。
无独有偶,芙蓉学子每年的资格评选过程中,受芙蓉学子公益品牌的价值感染,有许多案例是很多学子主动放弃芙蓉学子的捐助,将更多的资格与名额让位给更需要帮助有更多感人佳话的学子身上。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成为芙蓉学子彰显传统道德力量的标签。
立言为基,价值永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芙蓉学子·榜样的力量,正是通过树立典型,将学子们在芙蓉学子里感受与体验到的价值感,通过一个个独特的心智模式的架构呈现给众多学子,他们的言语或许没有思想家的深刻与思辨,朴素的话语后面,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辉,是我们一路走得更好的人生体验,微言大义,力量无穷。
据李克勋理事长介绍,他们每年会收到无数的来自学子们的来信,信中言语朴实与恳切,呈现的是一颗颗不断奋发进取的火热之心。当然,还有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学子,有些已经走进了党政机关、企业高层,他们在芙蓉学子里感受的价值观,成为他们在新的圈子里言传身教、开花结果的徐徐春风。
只做事,不作秀,无要求的企业公民
《经济学人》在一篇文章中说:“以前企业是行有余力才做公益,现在行善已经被视为企业的本分。”但事实上,在中国,公益人人在做,而长期坚持下来的又是凤毛麟角。据李克勋理事长介绍,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某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遇到阻力的时候,他们将公益事业冷冷地放到了一边。他们所念念不忘的企业公民形象,早已置之脑后。
在我国部分内地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身上,流行着这样一种企业公民观,那就是企业公民最重要的社会责任还是自身盈利和发展,至于公益和慈善等与此无直接关系的社会责任,则是企业有余钱时或者作为一项品牌形象战略时才去做的,就是说,它们只能锦上添花,而不是尽义务。
我们不免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公民企业?
根据《经济学人》的说法,所谓企业公民,就是企业从纯粹追求经济盈余的主体转变成对社会和自然环境负有义务和责任,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盈余”的组织;而且,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不是一种附加的责任,而是直接融入商业运作中,让一门好生意同时也是一件好事。而要弥平“好事”与“好生意”之间的鸿沟,将通常认为只是“成本”的公益变成有巨大回报的“投资”,需要的是企业巨大的创新能力。
按照这个标准与芙蓉学子进行对照关联,其实更富有戏剧性。湖南中烟对于芙蓉学子本身没有任何要求,不附带任何功利色彩。按照湖南省青基会副秘书长白波的说法,芙蓉学子就是一个“纯粹”的公益品牌。在与芙蓉学子项目组的领导同去汶川调研时,湖南日报的记者觉得不可思议,他惊叹于你根本无法对芙蓉学子赋予卷烟的色彩。
但李克勋理事长同时介绍,如果说湖南中烟对于芙蓉学子有要求,那就是把芙蓉学子做成我国公益品牌的标杆。
十年来,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实施以来,荣获中国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奖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已成为一个成长于湖南、面向全国的知名公益助学品牌,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10年里,精英活动吸引了7000名大学生报名,有200名大学生经过层层筛选参与活动,现在很多人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有数十人正在国外留学。参加了2004年度精英活动的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学生张铸说:“这样贴近我们心灵的活动像珍稀的野生动物一样难得。在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孤傲、过度的虚荣心等不良心理,树立了更多的自信,这让我觉得更坦荡、更踏实,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主题:新书记的新兴情结
下一主题:企业品牌与企业家的互动发展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