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我国商品市场的历史很长,改革开放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各类有形市场的成长点主要集中地表现为大面积地建设和培育各类农贸和集贸市场。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地都掀起了建设批发市场的热潮。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家电市场、电讯市场、电脑市场、文物、古玩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等,进一步拓宽了批发市场的交易领域。批发业已成中国商业零售企业改革先锋,正从传统到现代悄然变身。
变革:遭遇成长的烦恼
可以肯定的是,商贸批发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初期是被当作市场经济的代表产物、市场经济的启动器、市场经济的生长点、市场经济实践的试验,在各地政府的保护和积极推动下,以极快的速度在全国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商贸批发市场以灵活的竞争手段和批零兼营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国有批发企业,在流通领域的批发和零售方面都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并在客观上对各地区市场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与其他流通形式相比,商贸批发市场拥有天然优势,但目前国内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大型物流中心等各种经营形式实力越来越强,并在经营手段与服务方式等方面与商贸批发市场有不同程度的重合,形成了竞争的态势。面对竞争加剧的情况,商贸批发市场正面临如何恰当定位,构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的新挑战。
对大多数批发商、批发交易市场而言,随着市场主体和经营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身受内外夹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批发业明显萎缩:一方面生产企业重视营销,力争确保产品销售的主动权,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另一方面超市、大卖场等零售企业,实行全国联采进货,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加上外资分销体系的建立、民营批发的兴起,迫使传统批发业身陷困境。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晁钢令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批发贸易额占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持续下跌,90年代统计数据为79.6%,到2002年已下降到67.9%,到2003年下降到64.2%。对此,上海市经委秘书长朱成钢认为,上海批发业的萎缩主要表现为传统批发业的萎缩。
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身
生产企业有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流通渠道,好产品将就地贬值,或因流通成本过高,出现不经济现象。另外,没有规范的流通渠道,也很难控制假冒伪劣产品流通。所以,建设规范的现代批发商业,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商务部在《国内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中对批发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推进批发业经营与服务方式创新;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升级,使其逐步向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市场形态转变。商务部2007年还继续推进“双百市场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带动完成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标准、面向国内外市场、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的确,批发经济是我国现代流通产业中最具乡土特色的组成部分,而这一经济形态发展到现在,却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还要不要再发展、如何再发展;而另一方面,国外大批发商的纷纷涌入,迫切要求加快政策调整,将批发市场推向以培育现代批发商为主体的新阶段。
与现代零售商相比,批发业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和用户,而是面对具有一定购销批量的中间商和零售商。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不少人认为这一经济形态已经过时,在流通中实现“多渠道、少环节”可以降低商品交易价格。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宋则却在调查后提出,批发交易商在流通环节的商品加价,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性加价,本质是交易商为社会提供了竞争性、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服务。即为企业提供省时省钱的信息和订单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以低成本支撑的“大进大出”的优势,是批发商和批发业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条件。但事实上,一方面我国批发市场商品交易规模逐年扩大;而另一方面,成交额却极度分散,存在着“小、散、差、乱”等问题。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近9万家,交易额超过3.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连锁商店总店年平均营业额达到1418万元,分店年平均营业额为874万元,是全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每个摊位年均成交额的10倍多。
在评价我国目前的流通结构时,宋则用了“奇特”二字来形容。他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零售商、零售业异常活跃,而依托现代科技、管理的现代批发业非常沉闷,现代批发体系迟迟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二是种种“销售难”状况,不仅没有促成批发商的成长,反而抑制了其发展的机会。
可见,批发市场虽功不可没,但现在由小商贩为主体支撑的传统批发市场已经相对过剩,而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管理手段和财务结算手段的大批发商却严重不足,尤其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难以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和保证农产品安全流通。
展望:向未来发起冲击
客观地看,遍布城乡的大大小小的商品批发市场直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主流模式,批发市场的传统交易模式如何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如何与连锁、配送、超市、拍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相融合,在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发展和政府加强集贸市场整治的形势下,继续健康发展,取决于批发市场自身的不断调整、完善、改造和提高的程度。能够适应现代经济要求、满足客户多方面需要并且有社会需求的就可能继续取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反之,就可能濒于自然消亡。
不同商品,有着不同的流通规律。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下,商品取何种流通方式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主要取决于商品自身所固有的特性,不可能采取完全相同的统一模式。鲜活产品、水产品、果菜产品即使在发达国家,今天所采取的仍然是主要依靠批发市场的销售方式。所以,只要市场能够接受,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不论何种流通方式,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并合理地发展。
不仅如此,据宋则介绍,当中国商界在越加拥挤的零售业争抢得不可开交而批发业由小商贩唱主角的时候,精明的外国巨商已经在悄悄填补
上一主题:闽冀吉苏滇 五省发力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