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大学生创业经历获好评课余开店“叫板”浙江老板
[发布时间:2009-05-23 00:00:00 点击率:]

  从校园练摊到开办公司

  陈尚洋,盐城农村人,2005年考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陈尚洋走出校园开始创业实践活动。

  为准备创业,陈尚洋经常去逛各家商场,选择做生意项目。当时电子产品好销,利润也不薄。于是,他与一同学到一家名牌产品销售处,直接找到公司老总,说准备做这个品牌的代理商,目标是开学一个月在校园销售500台。老总认为年轻人话说大了,因为公司1个月也销不到500台。陈尚洋分析自己在校园销售的优势,老总心动了。陈尚洋做代理商时恰逢学校新学年开始,大批学弟学妹入校。他就赶着摆地摊,MP3、MP4卖价比外面商店便宜,最好时一天卖掉80台。

  他又“转战”江宁大学城各高校摆地摊。一家学院保安不让他进校摆摊,他就在校外学生宿舍的门口摆摊,这样几个月,净赚万把元。陈尚洋说,赚钱很辛苦,如从外校收摊回来,再把零钱点清,账算清,往往已是午夜。

  赚了第一桶金,他又代理销售一家英语刊物。这时他开始利用学校“创业园”了。学校新办的创业园,是想办成创业“孵化器”,所开辟的门面房,让有创业计划的学生免费使用,帮学生实际做生意。陈尚洋申请到创业店面,招聘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经营。有位女同学对他说:只要你能坚持,我就不倒下,结果这位女生一人就销售100多份刊物。

  陈尚洋善于动脑,他在创业园最先引进“快递”业务,快递业务一开展,立即带来旺盛的人气:很多学生来店取快递,带动了其他生意,其他创业学生纷纷效仿。

  2008年,陈尚洋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他自豪地说,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连同在校时的生活费,全是自己挣的,没要家里一分钱!

  课余开店“叫板”浙江老板

  刘小青,无锡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学生。在校期间,她尝试着创业。她从表姐处发现“十字绣”产品,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创业项目,于是在学校附近的南京义乌小商品城租店经营。

  80后的刘小青考上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接触到创业课程,学校又为在校生创办了免房租的“创业园”,在浓浓的创业气氛熏陶下,她有了做回老板的念头。

  大一结束的那年暑假,刘小青留在南京打工赚取创业基金。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地下室,白天在精品店里打工,积累买卖上的经验,晚上还批一些鲜花或小饰品在闹市贩卖。一个暑假过去了,自己打工的钱加上父母给的买电脑钱,刘小青一共筹得了1万元。

  一次回家探亲,她发现表姐在常州做的十字绣生意很好,在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后,她发现十字绣在南京也有发展空间,于是租店经营。

  开头并不顺利。除去租金7000元,她手头上剩下的只有不到3000元,全部用来进货也仅够填满小店铺,而她的店铺对面就是一家有实力的浙江商人,他们的十字绣款式多价格低,竞争对刘小青不利。在老师帮助下,刘小青发现自己的十字绣质量好,有售后服务,可以取得客人的信任。她又为每位前来购买十字绣的客人免费画格子,方便他们完成绣品。经过半年时间,生意超过了浙江老板。

  刘小青并不满足现状,她代理了一家广州的特色品牌。又购买机器加工十字绣镜框,这种“一条龙”服务的生意在南京义乌小商品城做出了自己的知名度。

  【专家点评】

  企业家无一不从小事做起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韩顺平教授认为,刘小青也好,陈尚洋也好,都是从小商机着眼,这种创业精神值得鼓励。“宏图三胞老总袁亚非在南大说过一句话:今天你不做别人都能做、却不愿意做的小事,明天你就做不了别人不能做、却都想做的大事。没有一个大企业老总不是从小事做成功的。”

  韩顺平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三点建议:运气、愚钝和禀赋。运气除了强调自身努力、团队作战;愚钝则预示着对创业风险的迟钝,另一个角度上说也就是一根筋、坚持或一往无前;而禀赋则体现出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摘自《扬子晚报》 王卫庭 董婉愉 姚雨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