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中国老百姓形成了自己的汽车审美观。归纳下来,共有6个元素,它们代表着中国老百姓对汽车的真实看法和渴望。有的陈规陋见仍顽固地存在于国人脑中,有的想法则印证了汽车观念的进步。
1.大尺寸、长轴距、大排量
主流指数:★★★★★
点评:不应以“大”为美
这个时代赋予了太多的机会,每个人都想拼一把,每个人都要求要“大”。“大”理所当然成为主旋律,甚至,形成了不大就是不好的病态心理。
“大”具体反映到车子上就是:尺寸要大,轴距要长,排量要大,外观看起来气派,车内坐起来宽敞。按理,从满足移动代步的需要,A0级是最适合中国老百姓的汽车,但正是对于“大”的渴望,比A0级大上一圈两圈的A级和B级车成为市场主流,大多数家庭买车,都是一步到位,不选最好,只选最大。
汽车一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用赘述,光是塞车一项就让人头疼。中国要步入汽车社会必须推广小车,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由于“好大”心理的存在,“大”依然是中国汽车最主流、最受欢迎,同时也是最执着的审美观。
2.浅内饰
主流指数:★★★★☆
点评:深、浅内饰各有各好
用“十车九浅”来形容浅内饰的受欢迎程度一点也不为过,与车身颜色“百花齐放”不同,车内饰颜色在中国却达到惊人的统一——绝大部分全部采用浅内饰。当然,浅内饰还是分很多种,有浅黄、微黄、乳黄、乳白、浅灰等等。
浅内饰在中国之所以受欢迎,有两点:一是显大,与深内饰相比,浅内饰更能衬托出大空间。二是显档次,通常,浅内饰比深内饰更能烘托出富丽堂皇的氛围。
但话说回来,浅色内饰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是不耐脏,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打理。二是驾驶时会略微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长途驾驶眼睛更容易疲劳。
这些年来,许多车厂推进本土化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增加浅内饰版本,事实也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
3.镀铬
主流指数:★★★★☆
点评:选购要小心
上世纪90年代,汽车最流行的是桃木装饰,现在盛行的却是镀铬或亮银装饰件。
在许多人心目中,汽车外观好不好看,高档不高档,看看镀铬装饰件多寡便知。
镀铬装饰件一开始只是在C级车以上流行,继之被部分前卫的B级车所接受,现在进而推广到大部分的A级车、MPV及SUV。不过,选购时可要小心,好的镀铬件能够提升尊贵感,但是不好的镀铬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掉漆、变色等毛病,反而会大大破坏整车形象。
4.配置
主流指数:★★☆☆☆
点评:配置不用多
曾经,齐全的配置是绝大部分购车者仅次于“大”的要求,配置不管有用没有,不管价钱高低,只要能有,就必须都得装上。在国外,车厂都要准备详细的参数配置表,罗列上所有的选装件,以便让购车者能够从中勾选出自己所需的配置。在国内,车厂只需要将车简单地分为“标准版”、“舒适版”、“豪华版”,即使是所谓的“标准版”,基本上常见的大部分配置都已经装上,“豪华版”就更不用说了。
六七年前,卖得最好的都是“豪华版”。可喜的是,在四五年前,卖得最好的变成“舒适版”,近两年,卖得最好的变成“标准版”,尤其是低排量的“标准版”,不少车厂推出的高配置高排量的车型变成“有价无市”。电动天窗、真皮坐椅等一些必备配置现在变得可有可无,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对于汽车配置的需求已由感性变成理性。现在,国人对于配置主流的观点是:够用就好,不求多。
5.三厢车、SUV
主流指数:★★★★☆
点评:也是因为“大”
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厢轿车一直是中国市场主流,无论是公务用车,还是家庭使用,均是以三厢车为主。究其原因,传统中国人将“汽车”与古代“轿子”联系在一起,轿子至少由两人一前一后才能抬动,从侧面看显得非常修长,与三厢轿车的造型如出一辙。而且,中国家庭需要一个大的后备厢来装各种东西,三厢轿车恰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SUV的兴起有其必然,也有偶然。在看惯三厢轿车之后,中国老百姓显然需要另外一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汽车来丰富市场,原本,这一机会属于两厢车,但两厢车前卫、另类的造型并不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观,再加上内部和尾厢空间偏小,两厢车并没有成为一种趋势,机会反而让给了SUV。
如果打算从众,可以选择三厢车;如果打算赶时髦,那可以选一辆SUV。
6.中庸
主流指数:★★★★☆
点评:选它不会错
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汽车设计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中庸。经过多年的摸索,“中庸”在汽车上已有具体的表述方式:U形前保险杠、大嘴式前进气格栅、凤眼前车灯、多幅轮毂、多边形组合尾灯、前后协调的车身比例。市场上,此类车型有很多,它们最大特点是:找不出亮点,但也找不出缺点。第一眼看上去,并不起眼,符合中国人低调的性格。只有看多了,才会渐渐接受。
那些前卫、时髦、造型另类的车型,往往会引来惊讶的目光,在国外,驾驶者很享受这种目光,但在国内,恰恰相反。可以说,中庸已深入中国老百姓骨髓,是目前仅次于“大”的主流审美观。如果不想事后后悔,那么买辆中庸的车不会错到哪去。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