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林远泉说,他虽算不上一个智者,但绝对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正是1983年看到了苗木花卉的商机,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山的丰富、山的博大,从而成就了他20多年的绿化传奇,开始了和山永远也解不开的缘分。
同时,他从山的性格中学会了坚韧。“永不放弃,永不知足。”这就是林远泉的人生哲学。
“三起三落”创业路
至少在江西,很难再找到第二例,其人名、企业名和其从事的产业是如此的珠联璧合,而且充满了诗意。
就连公司的总部,也让人充满无限遐想。远泉集团的白色小楼坐落在上饶县的青山翠谷中,周围就是公司开发的连片的苗木基地。其世外桃源状,让人想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句子。
然而,林远泉当年“三起三落”的创业经历,却是磨难多于诗意。
今年50岁的林远泉是上饶县董团乡人。由于家里穷,他只读了4年书便不得不辍学了,16岁就在村里当了一名机米工。1982年,不甘受穷的林远泉干起了贩运大米的生意,但第一车货款就被一个福建商人骗了。
8000多元的债务当时像山一样压在林远泉心上,逼着他寻找新的出路。次年,看到城里人家家户户时兴养花,林远泉从中发现了商机,做起了花卉买卖。那一年的奔波,成了他后来绿色事业的开端。
1984年,林远泉筹资创办了一个1亩地的小花圃,取名为春光花圃,专门种植当时很畅销的茶花、茶梅和君子兰,1985年面积扩大到20多亩。当时正值国际和国内花卉市场最繁荣的时期,林远泉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此后3年花卉市场价格连年下跌,数年努力化成泡影,一切都需从头再来。林远泉坚强地面对了这一切,前往浙江、福建等地拜师求学。1989年,林远泉用学到的技术种植桑苗200余亩,两年辛苦经营,不仅还清了债务、买了一部仪征车,还办起了上饶县远泉种植有限公司。然而,1992年的蚕茧价格由每公斤20元狂跌至每公斤3元,直至无人问津。价值180万元的桑苗眨眼间成了一堆柴禾,他又欠下了巨额债务。
经历了“三起三落”,反思成败得失,林远泉认识到,经营项目单一是一个农业企业难以抵御市场风浪的重要症结。他虚心向同行学习,邀请专家论证,确立了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人才为动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走以绿色为主题,实施苗木、茶叶、果业、水产等综合开发的发展之路。
希望在山
这一转型,让林远泉真正找到了方向。
1993年,林远泉再次筹资开发苗圃。这一次,他把积极引进人才、技术和新品种作为最重要的主题。他聘请多名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为技术顾问,引进东魁杨梅、天草蜜柑、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杉等几十个新品种,同时不断改良老品种。大批优质苗木为解决普通树增产不增收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也给远泉公司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打下基础后,林远泉开始大规模扩大自己的种植基地,同时积极引导周边的农户在荒山和自家庭院大量种植苗木。他无偿为农户提供苗木种子、种苗及技术,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公司回收产品。“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使远泉公司的生产规模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公司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以苗木、茶叶、果业、花卉、水产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大农业产业化链条在随后几年逐渐形成。1998年,林远泉注册了“远泉”商标,“远泉苗木”、“远泉茶叶”的品牌日渐响亮。
2003年,江西远泉实业集团成立,林远泉的事业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如今的远泉集团,下辖5个子公司,12个生产基地,有各类优质苗木4000余万株,资产总额达3.8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有茶叶及水产品共11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远泉”商标已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回顾20多年的绿色事业,林远泉说山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是山给了他真正的希望。他取之于山,同时又赋予了山更多的内涵。看到一片片荒山在他的手中变绿,变成长满优质苗木的聚宝盆,看到过去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在他的引导下发家致富,他说他找到了真正的成就感。林远泉还骄傲地告诉记者,在提倡生态文明的新世纪,在江西省正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他走的是一条国家、农民、企业共赢的发展生态经济的康庄大道。
林远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记者驱车在近两万亩的西郊森林公园转了一圈,凉风习习中但见绿树葱茏,白鹭翻飞,令人心怡的是山林中更有浩渺烟波,不愧为“绿的海洋,鸟的天堂,人的乐园”。陪同参观的陈副总告诉记者,这里很多的名贵树种得益于远泉集团多年来的培育,2007年和2008年公司更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环湖路、盘山公路和水库维修等工程的建设,今年在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西郊森林公园将力争在明年对外开放。
就是这样的走马观花,几乎一瞬间就让记者感受到了林远泉“绿色王国”的震撼。这个山里汉子,在未来的岁月里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乐 山)
上一主题:崔磊: 留洋研究生创业爱上修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