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本报记者 何沙洲
特约记者 蓝斌 文迪佳
今年以来,昊华西南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各项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大幅提升,在宏观经济趋紧的大背景下,公司各方面工作都显现出了持续稳定良好的发展势头。
居安思危。昊华西南公司冷静地认识到,公司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人工成本偏高,人均劳动生产力偏低;内设机构、班组设置、岗位设置超编,工种及管理岗位过多过细,在岗员工职数设置偏大,人员绝对数量偏多;劳动时间管理办法单一,有效作业时间偏低;人力资源管理气氛差等,这些国企“通病”,依然是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由此,昊华西南公司以下属核心企业鸿化公司为试点,制定出了未来五年的人员定编计划,并提出了对现有岗位职能进行拓展、整合;加大复合工种培养力度,提升员工素质;实行不定时和综合计算工时等等措施来减少人员设置,有效提升公司整体劳动生产率。
人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要切实增强公司在未来更为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公司广大员工以怎样的心态和作为来真正实现将“人力”转变为“资源”,进而转化为“资本”,转变观念,培育怎样的执业观和就业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昊华西南公司党委在广大员工中组织开展了“树立正确执业、就业观”大讨论活动,要以此来促进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并真正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
大讨论从什么是正确的员工执业观和就业观,员工执业观和就业观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改进;应该树立和发扬怎样的员工职业精神;如何正确处理公司员工内部岗位调配与执业和就业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员工收入与物价、社会平均工资、企业经营绩效以及自身素质的关系;各基层单位应该培育怎样的人力资源经济意识等问题入手,让员工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讨论,广大基层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为员工生存发展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添砖加瓦,有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才能实现员工的生存发展。和谐用工并不仅仅是员工向企业提要求、要饭碗,而是更要从自身出发,真正融入企业,去更多地、更好地“创造饭碗”,这才是员工和企业“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同时,该公司两个后勤分公司的改制宣贯大会,近日也在整个和谐有序的氛围中如期召开。
根据国家以及昊华总公司对突出主业、分离辅业的总体要求,昊华西南公司于去年就着手制定改制实施方案、稳定工作预案和宣传工作提纲,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改制及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从公司到班组,从董事长到班组长,从公司报刊到黑板报,在员工中不断加大改制宣传力度,将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细致入微地传递给员工,逐渐铺开的宣传思想工作,提早对员工进行了思想预热,这使公司在实施改制的时候就具备了充分的思想保障。
改制方案的合理性是稳定员工思想的根本。昊华西南公司决策层在论证方案之初,就将如何确保员工基本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进行考量。方案制定之前,公司职能部门便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调查研究,从改制所涉及的267名员工个人以及家庭情况入手,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实施方案的制定从职工安置、股权设置到对新公司的政策扶持以及经营发展方向,无不凸显员工利益,无不体现人文关怀,无不展现开拓创新。
记者了解到,随着“树立正确执业、就业观”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谐成为了企业和员工共处的主旋律。而改制方案的合理性和较早铺开的稳定以及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使涉及267名员工前途命运的改制的热敏问题为在昊华西南公司做到了热而不乱。这些,都保证了昊华西南公司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上一主题:重庆抽采利用瓦斯效果好
下一主题:华宝鞋业公司让“中国制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