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鲍桂
日前,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自治区科技厅向社会公布了广西科学发展科技三年计划。实现科技三年计划的目标,需要有力的措施保障。为此,在科技三年计划中,制定了多项有力措施:建立稳定多元的科技投入机制,3年筹集300亿元作为资金保障;制定、落实和完善各项自主创新激励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整合力量,共同推进。
筹资300亿确保科技计划
计划要求建立稳定多元的科技投入机制,拓宽资源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3年筹集300亿元作为资金保障。其中,企业自筹180亿元,政府资金6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30亿元,其他筹资30亿元。政府资金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广西科研基础能力、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设。各市、县必须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要求, 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引导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每年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的大型企业达到2%以上,中小企业占1%以上。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与全区GDP的比例力争每年提高16%。
建立健全科技财政经费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全成本核算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为了确保计划的实施,自治区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科技统筹、协调、监督机制,由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各部门的科技资源,调整存量资金结构,加强各部门协调,推进和监督科技三年计划的实施。计划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明确责任,集成联动,加强科技创新环境与机制建设,指导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组织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统筹安排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加强科技计划项目预算、拨款和监督;培育创新型企业,指导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推进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组织实施生态环保领域重大科技攻关、示范和推广;建立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加强宣传,调动、组织全民参与创新创业。
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全社会创新资源
在整合力量,共同推进方面,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全社会创新资源,结合第四轮创新计划工作,推进科技三年计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各负其责,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企业要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高校、科研院所要面向市场,紧跟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为产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提供知识源和技术源;全社会要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全民共同推进创新创业的新局面。
加强对科技资源的统筹安排
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将从各级政府层面加强对科技资源的统筹安排,从源头上避免科技资源配置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分散重复、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共享。加强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的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转制院所改革,提高转制院所面向市场和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能力;整合全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公益类院所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发挥知识源和技术源的作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做好统筹规划、研究发展战略政策和提高公共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等。
增设广西技术发明奖和广西自然科学奖
在制定、落实和完善各项自主创新激励政策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加快修订《广西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出台有关推进我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国家和广西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推进自主创新。增设广西技术发明奖和广西自然科学奖,鼓励全面区高水平技术发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涌现。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相关政策,落实各种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深化企业专利试点工作和专利试点市、县工作。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促进专利的有效应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多部门联合协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而在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中,重点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科技专题展等重大平台,加强与国外,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重点开展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强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环渤海湾区域、大西南区域以及西部地区的省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科技合作的有效机制,不断提升合作的规模、层次、质量和水平。深化部区工作会商机制,争取国家在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合作研究开发、委托研究开发等多种途径,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在全区实现产业化。
上一主题:8种人不能做你的经销商
下一主题:1.95万亿外汇储备是否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