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高校的天之骄子也躲不掉国际金融风暴的“寒冬”。面对这个“冬天”,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小方却并没有闲着,春节刚过,就早早地回到学校,为自己的“生意”开始忙碌。小方现在是北京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的校园代理,已经干了两年多。
校园代理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代理的东西也五花八门。他们称不上小老板,也不可能靠代理发家致富。他们中的很多人,仅仅是把代理当作一种业余爱好或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个群体构成了高校独特的“校园代理族”,也催火了高校经济。
校园代理靠口碑生存
李维在中央民族大学可算是“名人”。因为每天经过学校海报栏的人,都能看见他发布的最新产品广告。
去年3月,正上大二的李维想找一份兼职,赚点生活费用。一天,一家科技公司来到校园搞促销活动,向学生推销各种MP3和移动硬盘。由于价格优惠,那次的活动很成功,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抢购”。回到宿舍后李维心动了:我能不能在校园里设立一个代理点,以后同学们购买时不就更方便了吗?说做就做,他立刻找到了这家科技公司,把自己的想法向对方一说,双方一拍即合。从此,李维成了这家科技公司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代理。
李维说,“因为我代理的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也很及时,所以回头客很多。有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人说好,那其他的同学就很可能来试试。在校园里经商,靠的就是‘口碑’。”
今年大三的肖强是一家旅行社的校园代理。谈到做代理的初衷,肖强坦言主要还是想替家里分担一些经济压力。肖强的父母都是农民。每个月600多元的生活费让家人捉襟见肘。然而,自从肖强做了校园代理之后,“就再也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了”。“每月能赚千元左右,但是别人坚持不下来,我能坚持,慢慢地,市场就都是我的了。”肖强说。
对不少学生而言,借助自己在学校的人际优势和对校园市场的了解,在业余时间赚点生活费,未尝不是件好事。此外,在增加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腰包,“校园代理”大行其道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
BBS上讨价还价
为了在校园里有效推广自己代理的商品或服务,校园代理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校园代理通过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小海报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有些学生则喜欢“横扫宿舍楼、教学楼”,通过发传单的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校园代理们已经注意到了校园BBS的重要作用,开始在BBS上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
李维起初也是以去宿舍楼发传单为主要宣传方式。结果,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时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还打扰了同学的休息,引起了同学的反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他选择把所代理的产品信息挂在了学校的BBS上。
“我们在校园BBS上发帖子,构建类似于‘淘宝网’、‘易趣网’的网络店面,购买者若对网上展示的样品有需求,可以在BBS上发短消息给我们,然后约定地方看商品,也可以在BBS上讨价还价。”李维说。
由于在校园BBS上经营无须支付手续费,更不像经营实体店面那样办理各种证件,交纳繁杂的税费,成本自然降低不少。有的校园代理甚至先把样品照片传到网上,调查清楚市场情况后才进货,所以几乎是只赚不赔的“无本生意”。
校园代理预演就业
“现在我经常看一些关于商品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等明年毕业了我打算自己创业,开办一家电脑公司,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小方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茫然,而是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
在做代理的过程中,小方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在经营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棘手,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的心智,而且还积累到了很多处理危机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小方说,“更重要的是校园代理工作具有就业预演的味道,其实,这才是校园代理业务最大的魅力所在。”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校园代理,小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实,做代理和学业肯定是会有冲突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主要精力肯定只能放在一个方面。”小方说自己做代理时虽然有时会很忙,却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因此“在校时还是应该好好学习,多学一点东西。在学有所余力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接触社会的活动锻炼自己,增长阅历。如果发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项目,那么就一定要用心去做,要做就要做好。”
(摘自《中国青年报》 周金柱/文)
上一主题:看好09黄金投资 个人投资比例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