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河套酒业注重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09-03-09 00:00:00 点击率:]

  □  杨俊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虽然广泛被提及,但真正在实践中运用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科学的管理。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由一个县级国营制酒厂,逐渐成长为内蒙古20户重点大企业集团;全区酿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白酒行业十佳经济效益型企业。河套酒业的发展历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促进科技力量和科技机制的建立。

  

  一、引进人才、健全机制

  

  河套酒业集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过去厂里的技术人员很少,并且这些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技术工人,是在实践中通过经验积累,形成了一些技术知识。随着企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仅仅依靠技术工人的言传身教根本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公司通过引进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岗位,利用他们的理论知识结合工人技师的实践经验,形成一套可行的生产技术工艺,更多的依靠科学数据来指导生产,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操作,数据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稳定的提高。

  公司先后引进了300多位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并且形成了一套培养机制。通过他们的加入也带动了整个公司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公司先后考取了4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和10多位自治区级白酒评委,在酿酒微生物研究、工艺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形成了一个涉及每一个生产过程的技术网络,实现了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科学监控,使河套系列酒的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河套酒业集团在这一过程中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为提高产品质量,每年河套酒业都会立项开展大量的技术研究,尽量利用行业内成熟的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后为企业所用,可以缩短研究周期,减少投入。酿酒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是酿酒过程重的重要因素,所以河套酒业没有现成的可以利用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只能是借鉴相关经验针对企业自身的条件来形成自己的生产工艺,只能是在生产中通过不同配比的试验来得出自己的工艺,这些年通过大量的研究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工艺,被沈怡方等酿酒专家誉为北方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2006年9月新建的年产5000吨河套王原酒生产基地,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技术委员会评为“北方第一窖”。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河套酒业也开展了大量的自主创新活动,企业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对窖池的影响,开发了复合己酸营养液和人工老窖泥;按照酿酒行业“优质、低度、低粮耗、营养化”的发展方针,充分挖掘民族饮食文化精髓,自主开发了百吉纳发酵奶酒,通过了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审定,成为发酵型奶酒标准起草制定单位,标志着企业迈入了标准制胜的高级阶段。企业还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乳品研发分中心”。

  

  三、技改投入、坚实基础

  

  河套酒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地提高。近年来,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每年都投入年销售收入的10%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科研部门围绕技术改造积极开展了技术创新,使公司形成具有5万吨的储酒设施、40多条机械化成品酒灌装系统、成套的纯净水和电渗水生产系统、河套系列酒微机勾兑调味系统、先进的美国惠谱和日本岛津气相色谱仪检测中心等,具有先进水平的机器设备,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使生产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河套酒业又计划三年内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

  

  四、循环经济、长远发展

  

  河套酒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河套酒业在项目开工前始终坚持“生产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步”原则,注重环保投入、注重清洁生产。公司一直将工厂生产产生的“三废”当作公司产品的一部分来对待,“三废”处理不达标工厂停产也不能排放。2007年,河套酒业投入了1500余万元兴建了处理能力为4730立方米/日大型环保项目,其中污水处理规模3000立方米/日,全封闭自然冷却水循环回收利用系统1730立方米/日。通过对废水综合处理每年可减少排放污染物CODcr 5645吨、BOD5 2871吨、SS192吨,同时每年可回收沼气339万立方米,回用水63万立方米,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