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浅谈中小企业如何走出信贷危机
[发布时间:2009-03-31 00:00:00 点击率:]

  □  王晓宇

  

  2月24日,负债36亿美元的日本中小企业贷款商SFCG被迫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其引发的市场恐慌拖累其他非银行贷款商股价纷纷下挫,这也是日本年内规模最大的一宗破产案。三菱UFJ证券投资研究信息主管表示,SFCG的破产可能意味着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开始。同时,日本中小企业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信贷紧缩的影响逐渐渗透到经济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多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放弃手续繁复,限制严格的国有大型银行,而选择非银行贷款商来解燃眉之急。然而,次贷危机的波及,房产大量贬值,中小企业抵押贷款的庞大损失使得非银行贷款商也无法翻身,SFCG就是一个最鲜活的例证,这也引发了中小企业和非银行贷款商之间新一轮的信任危机。非银行贷款商放贷将更加谨慎,贷款门槛也会逐渐提高,而中小企业则可能贷款无门,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裁员,甚至面临破产,从而造成失业潮、消费水平下降、治安不稳定、经济衰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政府问题,最终非银行贷款商没赚到钱,中小企业也没贷到款,谁也没获利。但是大伙儿都纳闷了,中小企业有千万资产却连100万都贷不到,而非银行贷款商觉得对方有偿还能力,却不敢贷款,这又为何呢?原来中小企业,尤其村镇中小企业厂房位于农村,由于国家农村土地政策的不规范,难以取得房产证和土地证,尽管持有千万资产,但贷款却无门;而非银行贷款商见对方有如此大的产业,也有意放贷,但苦于对方没有土地房产相关手续,又处于经融危机的节骨眼上,可没这么大的胆子放贷,也只得望而却步了。这事儿说白了,不谈钱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谈钱就得看看白纸黑字了,双方缺乏建立一种更优化的信用机制,有钱大家赚,互信互利。

  近日,在锡山区团委、红豆集团团委统一协调下,由阿福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联手锡山区青年商会和锡山信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推出“锡山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123工程”,即由阿福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确定1亿元贷款额度,作为三方共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合作平台,用于支持200个左右农村青年企业家创办各类中小企业,以带动全区3万个青年就业岗位。有意向贷款的中小企业到团委报名,再由团委从中挑选一些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并推荐给小额贷款公司,最后由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信誉调查,最后实施放贷。团委作为国家机关,具有无法比拟的信用度,它的出现和协调,给整个贷款过程牢牢地上了一把保险锁,提高了双方的互信平级,这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使贷款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还带动了3万个农村青年就业,真是一箭三雕的大好事,尤其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则更显得意义深远。

  然而,大家也别光顾着高兴,这种做法也有隐忧。团委虽然具有相当的公信力,但缺乏一个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信贷能力,对于能否给企业贷款难以界定,因此团委的推介只能是一种建设性的,没有强制力,这也迫使我们思考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瓶颈。首先,在现行银行信贷制度下,与中小企业业务较多的基层行,大部分只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而没有固定资产和技改贷款审批权,因此,中小企业几乎申请不到中长期贷款。其次,担保抵押难落实也是一个原因。目前企业申请贷款都必须提供抵押担保。可是,一些企业的有效资产已在营运初期申请贷款时抵押给了银行,或者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不规范,难以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现在既没有新的有效资产作抵押,又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为其提供担保。此外,大部分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低,缺乏优势项目和产品,贷款项目隐含的风险大,加上有的企业改制欠规范,金融债务落实程度较低,信贷资产遭受损失,因此,这些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时,不大容易得到贷款机构的回应。想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共同使力,才能走出信用危机。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应该简化贷款程序,扩大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限,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数额小、频度高等特点,增设相应贷款品种,是不是该想想创新一些新的抵押方式,如合同抵押贷款?而企业自身则必须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信用意识。我相信三方齐心,其利断金,那么中小企业走出信用黑洞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