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浅谈中国动漫产业(中)
[发布时间:2009-07-21 00:00:00 点击率:]

中国动漫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的更多的则是“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链不完整”整体弱性。

  《功夫熊猫》的打造,梦工厂在资金投入、技术水平、包装营销等方面可谓用心良苦。而这些,正是我国动漫产业所匮乏的。或许,就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现状而言,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找出制约因素,埋头赶路做点事,要比鸡一嘴、鸭一嘴的百禽争鸣显得更为实际和有意义。

  我国动漫产业目前只是初步的产业化,相对势力还比较弱。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也说明了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化进程的“瓶颈”有哪些呢?我试着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资金的匮乏

  动漫产业链包括创作、发行、播出、授权、产品开发等各环节,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才能实现盈利,这是动画公司经营者皆知的产业规律。资金匮乏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首要原因。

  经费投入不足,直接造成了产量的不足。制作一集13 分钟长的动画电视片,比制作一集普通的视影剧成本要高,平均每集造价至少在2万元以上,而动画片的通行长度一般都有几十集,多的600集以上。以100集计,仅制作费就高达2000万元。有人统计,在国内,90%以上的从事原创动画制作的企业,注册资金在人民币500万-1000万元之间。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估计不到10%。在深圳,除环球数码外,其他所有的动画制作企业注册资金均在300万元左右。许多动漫企业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的残酷生存状态,综合竞争实力薄弱。

  按照国际的惯例,动画片成本的回收应该占制作成本的20—30%,周边产品开发回报投资的70—80%。而在我国,原创动画片播放费用低,只占到成本的10%。入不敷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周边产品的延伸和开发,生产单位经营成本无法回收,很难滚动经营,造成恶性循环。就算弄到资金完成了制作,如果没有充足市场运作资金的注入,也很可能出现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的悲壮结局。如中南建设集团投拍的《天眼》,投入4800万,在新加坡的播出费用200美金/分钟,在法国是100欧元/分钟,而在东莞电视台6元人民币/分钟,远远无法收回成本。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除了北京、上海的几个动画专业频道开出每分钟1000元左右的买断收购价以外,其他的电视台播出价仅为30到50元左右。而动画的制作成本通常在每分钟1万到2万元之间,这种产销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极大地挫伤了动画企业的积极性。

  2、专业人才的缺失

  导致我国动漫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的制约。

  首先是创作、创意人才、优秀的编导、设计人员严重不足,老一代的动画大师多已去世或退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主要编导平均年龄都已过50岁,年轻的优秀人才匾乏。而迪斯尼仅从事长篇动画电影的创作班子就可以有四、五套人马同时运作,以保证每年出一两部长片,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连一套整齐的班子都没有。

  其次是艺术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缺乏,现在的动漫必须融入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如数码特技等大量运用,但国内现有创作人员大多是技术和艺术不能兼备。

  再次,优秀的制片人、项目经理人、营销策划以及发行管理的人根据漫画造型制作成玩具、服装、日用品等相关衍生物,这些周边产品随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带给制作商相应的回报,制作商再把收回的资金投向下一部作品,形成良性循环。国内的动漫大多都处于独立开发阶段。据了解,我国的动画制作和生产商一般都是依靠播映赚来的资金,再投人生产衍生品,上游没有收回,下游自然就没有办法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3、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营销模式

  迪斯尼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动画制作企业动辄几千万上亿美元的大制作大手笔,令中国动漫制作企业望尘莫及、望洋兴叹;耗资6000万美元以上的《四眼天鸡》、《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动画片,上映票房收入都超过了2亿美元,它们在播出环节即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高额的市场利润,令中国动漫产业投资者艳羡不已。

  外界一直惊叹于迪斯尼的制作技术与创意能力,认为充裕的资金是支配他们成功进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条件。其实不尽然,这些震撼世界的动画大片,偏偏都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加工生产的。归根结底,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周密细致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从题材选择、剧情安排、角色道具设定、动画制作、特效处理、后期合成,再到节目发 行、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授权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商业计划目标、方向和战略战术,包括资金规划、人才规划、制作计划、发行计划、渠道建设规划等。相比之下,国内的动画制作企业很多都是有制作部,没有市场部;有故事大纲,没有公司简介;有动画片制作方案,没有商业计划书;有制作资金计划,没有市场运作资金安排;公司组织结构图流于形式。成立之初,公司投资人既当创作者又是经营者,公司“一把手”要么是投资人、要么是创作总监兼任,制作与市场“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预期的目标大打折扣,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

  4、发行体制的不健全

  动漫的发行体系,一直是中国目前的软肋。中国漫画作品的主要发行途径是漫画书的出版。而日前即使是中国顶尖画手的漫画单行本也不过四五千册的销量,市场消费力低得惊人。而动画作品主要的发行途径是电视台购买,以及音像制品发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电视台收购动画片的价格比电视连续剧低很多,加上已经不再是秘密的拖欠问题,海尔兄弟式的死亡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基于此,中国动漫发行体系当中,必须引入周边产品开发的意识,而且必须把这个观念提到和电视台发行、音像发行同样的高度重视。日本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就在中国赚走8个亿,而中国动漫的周边几乎是空白,少量的玩具、文具等也大部分为盗版。虽然有人也意识到在中国开发动漫周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们必须做下去否则就会丧失一大块市场。而这种开拓不是盲目的,也一定要基于跨行业的机制。也就是把动漫周边产品、附属产品和大的餐饮品牌、服装品牌、玩具集团做整合。

  5、观念的转变

  在审批动画项目时,相关部门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出于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考虑,往往对申报项目实行严格审批——凡内容偏向于高年龄化的动画项目获得立项的几率较小,而内容偏向于低年龄化的动画项目则通过立项的几率非常高。这一审批体制使我国高年龄层动画产品的产量接近于零,我国动漫企业在高年龄层动漫产品制作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世界动漫产业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应改革动画项目审批体制,放宽政策限制,使我国动画产品体系中各年龄段的产品达到合理比例。同时,还需要增设动漫产品分级制度,以使我国动漫产品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宫崎峻在《千寻》的制作花絮里谈到他做这个片子,就是为了那些即将10岁,或者现在是10岁,或者已经10岁的人看的。希望大家都能回想起那个时候。他的动画是要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不是。他的动画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叙述。一种对美好,纯真时光的描写。好的动画,感动人是在不经意间的。在这样的感动中,每个人都会有所学习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