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金志国首次否定有大的购并计划,“青岛一直重利润轻产量,利润率仍是核心的追求。”
伍静妍
在年初朝日啤酒从英博手中购得19.9%青啤股权、成为青啤第二大股东之后,双方高层首次一同亮相——在本月22日深圳青岛朝日啤酒公司十周年庆典上青啤董事长金志国与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专务大泽正彦首次公开对外发表了对中日合资的观点。
在因产能扩张带来的全国啤酒利润大幅下滑,区域性中小品牌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此前业界人士曾预测青岛啤酒又将掀起大规模收购。而金志国否认了这种预期,称青岛啤酒现在的宗旨是优先发展自营工厂。“当单个工厂产能超过40万千升,再考虑扩产或新建工厂。深圳龙头金威啤酒就是因过度扩产导致亏损,每个厂产能的最大应用,才是最大的成本节约。”
从供应链合作
上升到资本层面
在今年年初,朝日啤酒刚刚从英博手中购得19.9%青啤股权,成为青啤第二大股东,从那以后,关于朝日会否意欲借此全盘控制青啤一直引发外界强烈关注。因此,在此次深圳青岛朝日啤酒公司庆典上最受瞩目的还是青啤董事长金志国和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专务大泽正彦。
这次是股权转让后,中日双方首次一同亮相。“和朝日啤酒的合作,已经使原来深圳青岛朝日的单纯供应链合作上升到资本层面,是战略层次的合作,这对青啤未来更好。”金志国首次对外公开对中日合资的观点。
而日方的大泽正彦则表示,“深圳青岛朝日10年前的合资非常成功,这家工厂已经能叫板华南本土巨头珠江啤酒。因此,朝日对这次更高层次的合资更加有信心。”
啤酒业盈损两极分化
今年,啤酒最主要原料麦芽的价格从去年的250美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50美元/吨,包装用铝材也一路走低,但国内啤酒企业平均每吨酒利润却跌至60元。与之相对照的是,巨头们的日子却越过越滋润。青岛啤酒日前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称,纯利润增长60%-70%。
目前国内啤酒品牌有1500多个,但除青岛、燕京等一二线名牌外,大多数品牌都是低档区域品牌。去年啤酒巨头扩张产能,供需失衡之下,国内啤酒业大面积亏损。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45%的企业处于亏损或微亏的边缘,32%左右的企业保本,只有不到20%的企业发展良好,盈利空间较大。金志国此前曾公开表示,“受国际啤酒巨头进入的影响,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未来市场份额还会向好的企业集中。”
“青岛啤酒去年以超过130万吨的销量位列广东第二,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也在以两位数成长,今年有望冲击广东销售第一位。”同日,青岛啤酒副总裁、华南营销公司总经理严旭对记者表示。
利润为王
青啤否认购并扩张
据青岛啤酒方面称,去年销量538万千升,与第一位的华润有较大差距,这令业界人士不禁猜测青岛啤酒接下来是否会发挥其10年前的高速行业购并扩张模式,赶超华润啤酒。然而,金志国首次否定有大的购并计划,“青岛一直重利润轻产量,利润率仍是核心的追求。”据了解,去年青岛啤酒纯利接近7亿元,是行内的吸金大户。“现在青岛啤酒的单厂生产规模的底线是40万吨,未来几年都不能低于这个值,满产以后才考虑向60万吨扩建或新建工厂。”金志国称。深圳龙头金威啤酒因过度扩产导致亏损,金志国强调每个厂产能的最大应用,才是最大的成本节约。
两年前青岛啤酒强调国际化,但全球金融危机之下,金志国的“国际化”有了新的概念。“全球一体化,中国啤酒本身就是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啤酒销量地区,又齐集国内外啤酒巨头同市场竞争,因此企业不一定是走出国门才算国际化。”金志国称,青啤和全球几大啤酒集团A -B公司、嘉士伯和朝日都合作过,管理国际化是青岛高速增长速度。这十几年的竞争中,也不断向国内竞争对手合作。
金志国也承认国际化还包括国际化销售,“目前青岛啤酒出口量有限,只占整体销售额的1%,因此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不过,青岛啤酒的这个1%,已经占了中国啤酒出口70%的份额。”
上一主题:“原始股”陷阱揭秘
下一主题:国际资源高管换班 刘梦熊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