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他是不折不扣农民出身———白手起家创办志高空调的李兴浩,从1982年离开一直耕作的土地开始卖冰棍,到如今带领志高在空调第二梯队阵营领跑,李兴浩被业内人调侃为因为喜欢冰、冷的东西,卖过冰棍才成就了今天的家业。
冰棍小贩“误入”空调业
李兴浩制冷产业梦想从冰棍开始。1982年夏天,广东南海里水镇的小巷上,一个青年推车叫卖着冰棍。用李兴浩的话说,“当时4、5分一条的冰棍却是暴利的”,而这第一桶金和这段走街串巷的经历,给了他洞察商机的眼睛。
卖冰棍时,李兴浩发现不少工厂需要碎布擦机器,于是他用卖冰棍赚来的几百元钱收购碎布加工。在一次次的推销之后,他的50斤碎布卖给一家机器厂,为他带来75元的收入,这在当时顶得上一个城市家庭的月收入。
除了有抓住商机的眼睛,李兴浩也不惧“客串”。在一次去五金店的时候,他正碰到前来买电钻但遭遇断货的客人。李兴浩立即说:“我店里有,你要多少?”其实李兴浩当时并没经营五金生意。在与客人谈好后,他立刻去广州进货然后卖出去。之后,他便顺理成章地开了家五金店。
说到李兴浩涉足空调业的机缘,也未免有些“无厘头”。“我曾经开过一家酒楼,空调总是坏,一个月下来维修费就要1000元,后来干脆请了维修师傅到酒楼专门修空调,但是每个月他只有在空调坏的那几天工作,不值,所以干脆开了个维修铺。”
1989年李兴浩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两年后,公司成为当地最大的维修中心。用李兴浩自己的话解释,他的经验是“顺着自己的生意链在找商机”。
1993年10月,他与台商在家乡丰岗村合资建厂,双方各投资600万元,李兴浩占股51%,台商占股49%,这就是志高空调的前身。“当我发现一件更赚钱的事情,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过去。”李兴浩说。
从“白条”融资到IPO
不同于10年前卖冰棍时的暴利,1994年,李兴浩的“志高”进入空调行业时已经行情迥异。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话说,1994年空调结束了暴利时代,趋向微利。志高产品下线的前三天,麻烦就来了———遭遇价格战。
“那一年,科龙1P分体式空调降价1000元,所以,我卖2980元,可一台空调的原材料价格就已经达到了3600元。”李兴浩的高买低卖政策,令当时的合资伙伴难以认同。
1996年,台商终于与李兴浩分道扬镳,单方面宣布志高空调破产,同时带走了技术部、车间、营销主任等中层人员,李兴浩四面楚歌,只有破釜沉舟。
当时,他选择了在广东的温泉胜地清远召开供应商会议,李兴浩讲起当时的典故,微笑流露于嘴角。“我说,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的目标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凭借向供货商开具的800万元的白条“融资”,志高空调走过了最困难的日子。这张纸条,先后在3个供应商手中流通,可以当现金使用,1998年才回到李兴浩手中。
如今,李兴浩坐拥志高的上市公司,具备了向公众公开募资的能力和权力。 志高此次IPO的融资规模仅为1.6亿港元。对此,李兴浩称,志高上市并不是为了圈钱,主要还是为了配合志高的未来战略发展计划,增强公司知名度。
“提到张瑞敏他就要跳起来了”
李兴浩说话广东口音浓重但声音响亮,话到激动之处“手舞足蹈”,全无南方人的腼腆,反倒豪爽。
在一次接受电视访问中,主持人这样描述他施展口才的情景,“提到海尔张瑞敏他就要跳起来了”。
李兴浩的目标一直是赶超海尔,他不服气,用他的话说,“这点自信都没有怎么打败人家,要有雄心。”在他办公室挂着“志存高远”四个大字,而“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经常挂在他嘴边。
今年7月13日志高在港上市前后,赶超海尔的问题又被提起。目前,空调行业的市场格局为,格力、美的、海尔稳定在第一阵营,而志高表示其名列第四,并被媒体披露要在今年年内赶超海尔。
但李兴浩对记者表示,“志高空调要在年内超过海尔纯粹是误传,但志高空调把海尔当成下一个超越目标绝对是事实”。李兴浩称,上市后,责任更大了,以前自己做自己的事就行了,现在要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今后会逐步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目前,李兴浩通过持股志高集团99.46%股份持有上市公司68.48%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他表示,今后会赠股给高管。李兴浩说,现在不少人成了富豪就“农转非”了,就进城了,就移民出国了,“虽然我也进城,也出国,但不迁户口,我还是中国农民”。
(摘自《新京报》)
上一主题:“楼上店”开拓商业新空间
下一主题:湖北1400亿元铺设29条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