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自主创新的优势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09-09-11 00:00:00 点击率:]

 经过19年的创业和发展,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新引领发展,占合肥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提高到现在的8.16%,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如今,发展势头强劲的合肥高新区提出了到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集中新建区)的宏伟目标。“二次创业”将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创新人才集聚,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推升科教优势

  提高创新水平

  

  创新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特色,也是时代赋予高新区的使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去年在高新区调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时强调,合肥市要以全国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把合肥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新区要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经过19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安徽省自主创新“领头羊”:

  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台VCD、国内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药物、国内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领先世界的中文语音平台,催生了光电色选机、气象雷达、大型电力保护设备、电源转换设备、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胶、基因重组葡激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培育出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凯立科技、美亚光电、工大高科、阳光电源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的高新企业,这些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本土企业正逐渐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级工艺装备实验基地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5个,参与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资产评估的企业61家。孵化器12家,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合肥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扎根合肥高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仅为园区发展助力,还在国家重大行动中大显身手:六方深冷的液氢高压贮罐低温系统,为神舟六号飞船提供强大的飞行推力;中电科技集团三十八所的应急指挥车紧急驰援四川灾区,应急指挥系统和机载合成孔径成像技术有效保障了灾区与其他地区的通讯畅通;科大立安的火灾安全监控系统成为奥运场馆的“电子消防员”;霍金光电与中国气象局合作,为奥运期间北京大气质量检测及今后全国范围内大气指标的检测提供服务。

  

  推进产业集聚

  打造千亿园区

  

  2008年12月,世界空调产量排名第一的格力电器合肥高新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年产能500万套,总产值达120亿元,是格力电器在全球的最大生产基地。格力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进一步加快了合肥家电产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其产业升级。  

  高新区不仅拥有格力这样的重量级家电企业,还同时拥有美的、三洋两大企业。2009年7月8日,合肥荣事达三洋在高新区上马机电产业园,计划建设年产值超150亿元、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出口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机电制造基地。知名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在高新区先后投资建设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洗衣机产业园、智能小家电、物流和冰箱压缩机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预计年产值接近200亿元。根据合肥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合肥将完善若干家电产业园及配套产业园,依托冰箱、洗衣机品牌及产业优势,加速重点技术开发,进一步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配件项目,渐次发展小家电和厨卫产品。知名家电企业在高新区集聚,是合肥打造家电产业基地的坚实基础。

  孙金龙指出,合肥要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基地。要对大型高科技项目实行政策聚焦,全力做好服务,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打造成国家级的产业基地。

  合肥高新区在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大力推进集群式发展的同时, 又大力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精品名牌,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目前,合肥高新区入区企业已达2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77项产品被确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4个产品被列入国家首批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30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1600万元。近几年高新区企业承担的各类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就达1000多项,获国家和省级科技奖200多项,这些成果标志着合肥高新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园区“大”、“新”项目双轮驱动和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了高新区经济的高位运行,今年1—8月份,全区GDP增速居于全市各县区之首。同期,完成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66.62%;工业增加值70.1亿元,增长47.8%,实现两大工业指标累计增幅全市第一。

  合肥高新区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彰显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强、规模大、附加值高的特色,确保到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年均增长36%以上。

  

  推行效能革命

  营造和谐高新

  

  为优化投资环境,让企业在第一时间里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合肥高新区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在服务运行机制上实行了“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做到了“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和“一个窗口对外”。合肥高新区加强了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协调会制度,全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为企业建设排忧解难。

  去年8月28日,科技部、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合肥高新区为第二批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区。两年试点期间,合肥高新区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费,创立3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科技保险的“登陆”,可以多方位、全过程地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研发、人员、贸易链、信用链等方面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高新区还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贷款贴息、财政奖励、人才激励等政策手段,并采取以财政投入带动风险投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以及海外创业团队和人才在高新区发展的信心。

  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合肥高新区主动出击,危中寻机,发挥“有形之手”作用,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赶超的关键之举,构建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使高新区渐渐成为创新创业者和企业发展创新的政策高地和投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