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突破大困局 运筹新发展
[发布时间:2008-07-30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饶俊华

  编者按

  尽快脱贫以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坚持改革搞活又得保持稳定,破解激烈竞争中的“边缘化”危机又得因地制宜谋求发展,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必须突破天时地利的各种制约……这是云南农垦不少国营农场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盈江农场这样长期承受“国贫”重负而又受制于诸多局限的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盈江农场五年多来在为脱困和生存而战的苦斗拼搏中,已经大幅度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以创新开拓的不断进取化挑战为机遇,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转型和嬗变以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新方向。

  云南农垦的二次创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盈江农场为脱困而战事实上也是为二次创业而战的不俗思维和作为,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具有某种典范意义的现象:他们在受制于体制机制性障碍这一农垦“共性”中不断突破自身产业基础过于薄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太小这一“个性”制约,从而不断突破难点奋勇前行,大力改善企业和职工困难状况与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难题的新发展新变化;他们在内外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局限等诸多制约条件下,在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大力提升企业素质、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尤其是以远见卓识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为扩张发展经纬而进行的若干开创性工作,已经提供给了我们某种可资借鉴的参考和启迪。

  云南农垦盈江农场苏典、卡场胶茶产业开发工程开工庆典在今年春季隆重举行。德宏农垦分局局长闫和平在喜庆的气氛中,朗声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国营盈江农场党政班子成员、科级以上干部和盈江县、苏典乡领导,施工方昆明今明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代表及当地群众200余人共聚现场。喜庆的鞭炮声唤醒了这块古老的热土地,撼动着与会者的心灵,场长尹建元等农场领导们心中翻江倒海、激情难平。五年来全场干部职工为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农场起死回生的脱困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智慧。那一千多个难忘的日夜,一张张饱经沧桑的泪眼笑靥,那一件件难以忘怀的往事,虽已定格为历史却正在激励着盈江农场人不懈奋进的心灵。

  不是吗,为了落实云南农垦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为了拓展盈江农场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了在已经初获显效的基础上完全脱困进而实现盈江农场人近几年来为迈上新层次所追寻的梦想,尹建元场长和党委书记刘昌生、副场长邹求生、相明和、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万有乔等一班人,不是还得率领广大盈江农场人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地奋战到底吗?

  创新经营思路 迅速扭转颓势

  1904年,当地民主革命先驱者刀安仁土司赴日留学途中,购回800株橡胶苗定植在大盈江畔,经过百余年风雨沧桑,现仅存一株于盈江农场内,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名木古树之一。

  这个“中国橡胶第一树”,成为了盈江农场的一个标志性景观、云南农垦奠基中国橡胶产业的见证之一。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通向东南亚的“蜀身毒道”形成时,盈江即成为主要通道及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漫长的岁月中,盈江分别经历了隶属滇越乘象国、永昌郡、腾越软化府辖地等沿革;直至唐南诏时期在旧城设押西城,明朝改设镇西府,清顺治置盏达副宣抚司,民国时期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等历史变迁。1963年,统管五个农场的盈江农场总场诞生,标志着其前身企业创立于1952年的盈江农场,翻开了新的历史。

  盈江农场职工从原始的群山和坝区开始披荆斩棘的艰苦创业,一批批退伍军人、支边青年和省地县下放干部、归侨子女相继投身农场发展。几代职工身处落后的边塞之地,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亚热带作物,他们出大力,流大汗,与疾病、贫穷、灾害抗争,开辟了大片胶园、茶园,在那里牢牢地扎下根来,为保卫和建设边疆,为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引领当地经济发展中创造过多个“第一”。   

  几十年来,盈江农场从一棵稚嫩的幼芽,成长为一株茁壮的大树,形成了工、农、商、学、医五业兼具的局面,却被市场经济的大浪冲击得举步维艰,不幸沦落为“国贫”。2003年6月,尹建元临危受命任职场长,他和新班子同事运筹于帷幄,奋战在田间地头,里里外外奔忙,扑下身子苦干,为打好一场冲出低谷的翻身仗而战。

  由于历史欠账多,盈江农场当时累计亏损高达2700万,作为一个农业单位早已不堪重负;农业职工负担沉重甚至收入倒挂,生活状况远比想象的艰难得多。加上人数众多的劳动关系纠纷,拖欠工资和沿边开发遗留问题,各种原因的上访不断……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尤其是农场主产品茶叶和橡胶规模小、产量低,胶树老化、质量差,加上农场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过少,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已在贫困中挣扎了多少年的职工,人心几乎散了。农场欲从积淀多年的困境中翻过身来,真是谈何容易? 

  搞好现代企业,主要领导者对于时代的感悟能力、认知水平、指挥攻坚的意志魄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极其重要。盈江农场千头万绪的事情和问题,究竟从哪里抓起呢?

  制定实施立意深远、鼓舞人心而又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是中国企业尤其是贫困企业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甚至攀上新高的必然要求。尹建元场长为首的新班子领导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构筑宏图,务求实效。通过深入的调研和深刻的反思,新班子以远见卓识痛下决心,对发展思路作出重要的调整,以颇具现代意识的胆略和智慧积极推进农场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提出、实施了扭转颓势及加快农场良性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思路,狠狠砍出了改造传统产业和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三板斧——

  着力解决职工长期存在的重大具体困难及相应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降低承包费、减免农特税、利润返还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使职工依法自主灵活经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放开搞活了企业。在产权、债务明晰的基础上,采取优化组合、联合、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改组改制和资产重组,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优势,大力推广“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橡胶、茶叶、甘蔗、枇杷等农业支柱产业,逐步打破单一的传统农业格局,初步实现了以农为主的多元发展。千方百计实施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场办二、三产业和现有的土地存量优势,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大力提高企业优势资产的效益和质量……从而迅速扭转了颓势,获得了破解大困境的初步成效。

  盈江农场新班子以背水一战的最大决心,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将一场突破大困局进而谋求新发展的攻坚战,持续打了五年。

  大举励精图治 初获发展显效 

  当代经济之战的残酷和壮烈,要求企业必须围绕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去赴汤蹈火。盈江农场一班人以强烈的责任感,立足于建立一个从思想观念上、员工素质上、组织结构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应变能力强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企业。他们大举改进作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从转变班子作风和增强队伍整体能量抓起,从抓好职工的现实利益干起,将严格的德、能、勤、绩要求落实到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压上现场,解决问题,组织指导全场工作,以求重点突破、全面扩张,加快再加快农场的发展。

  为了尽快突破困境,盈江农场在尽最大所能解决职工困难的同时,强化企业管理,狠抓技术培训,果断进行一系列经营机制转变的改革;开展深入细致扎实的场务公开工作,将企业的家底、历史与现状,农场和基层单位经营管理、生产运行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资金运用和干部廉洁勤政等重要事项,职工低保、工资调整、承包收入和费用支出等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全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向职工公开,确保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广大职工、家属逐渐将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04年,盈江农场实施发展新思路的第一年,战胜了震惊全国的特大洪涝灾害,基本实现了生产发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多年来第一次在次年春节前全部兑现了一线职工上年的劳动报酬,初步扭转了职工对农场发展信心不断下滑的被动局面——原来无人愿管理的上千亩茶园现在职工争着去承包;新植橡胶、枇杷、茶叶无性系良种园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新建的烧烤城和综合农贸市场建成开业……并在2004年累计投入600万元用于生产用房建设翻修、解决职工饮用水问题等基本建设,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企业周边环境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广大职工从中受到了鼓舞,热情增大了,心平气顺了,重新看到了农场的希望,逐渐树立了发展企业的信心。

  拥有7000多总人口、各种从业人员1800多人、离退休人员1300多人及4个分场、4个粗制茶厂、1个橡胶厂、30个生产队、4个厂直单位、1所医院及4个卫生院的盈江农场干部职工,经过挥泪洒血的苦斗和大力度改革创新,显著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取得了“十五”期间的重要进步:10多年来第一次实现了退休金无拖欠,首次实行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并从2005年1月1日起重新发放退休人员效益补贴,进行了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2005年全场胶工总收入395.95万元,相当于2000年的2.08倍;当年茶工总收入510.98万元,相当于2000年的2.86倍。

  2006年,盈江农场坚持行之有效的发展新思路继续大力推进工作,当年利用场内土地资源新植橡胶725亩,新植枇杷172.5亩,新植茶叶优良无性系13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多亩;并在优势资产整合方面迈出突破性的新步伐,与瑞丽余峰房地产公司签订了10亩土地的合作开发协议书,可获得基本地价收益并创造更好的附加值。同时分离移交场办学校,将分场核算制改为报账制,将茶叶初加工也由分场管理改为农场直接统一管理;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不少产品供不应求。农场当年获得全面大丰收,主产品持续大幅增长,其他农牧产品也显著增加,全场创工农业产值3214.67万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03.3万元,比增34.8%;非公经济创总产值843.70万元,比增28.3%,上交税金比增45.5%。

  短短三年,盈江农场闯出了一条扭转颓势、创新发展的新路,经济实力得到恢复和加强,补发了职工养老金500多万元、退休工资170多万元,企业由原来每年亏损300多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26万元,许多尖锐的矛盾大为缓解。农场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展开,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加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保证监督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党风廉政建设、项目工程、财务事项和茶叶销售监察工作不断推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均获得较大进展,有力消除和缓解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积蓄的许多不稳定因素。职工看到了即将卸去历史重负加速发展的曙光,生产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力行二次创业 企业全面进步

  2007年8月22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农垦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发实施,标志着酝酿已久的云南农垦二次创业正式走上历史的前台。

  50多年来,云南农垦成长为了云南省地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一大重要方面军,然而由于各种难以尽言的原因,云南农垦集团体制性的障碍、机制上的转型还没有完全突破,政策“边缘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改善,集团各企业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云南农垦如何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品牌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大力拓宽发展空间,提高产业层次,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次创业,成为了云南农垦集团定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属下企业探索发展新路的急切需要。盈江农场从2003年新班子上任以来,事实上已在突破大困局的工作中,进行了二次创业的超前探索。

  面对云南农垦二次创业的新机遇,尹建元场长指出:盈江农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农场经济贫困、职工收入偏低的基本状况。他再三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农垦集团二次创业要求搞好工作、加快发展,是关系到盈江农场改革与稳定、生存与发展的成败所在。他说在二次创业的新形势下,盈江农场如何突破难点,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取得成功,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尚是盈江农场有待破解的大课题。农场党委书记刘昌生认为:结合云南农垦和盈江农场二次创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既要抢占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又要抢占先进文化的制高点,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垦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他们联系企业实际,对如何落实第一要义是发展岛诵氖且匀宋?荆??疽?笫侨?妗⑿?鳌⒖沙中???痉椒ㄊ峭吵锛婀说目蒲Х⒄构郏?岢隽擞??┏∪绾谓?卸?未匆档幕?痉秸耄喊凑湛蒲Х⒄构鄣囊?螅?涌炱笠蹈母锊椒ィ??嫱平?逯苹?拼葱拢?乜矸⒄顾悸罚?浞掷?贸∧诔⊥飧髦肿试矗?龃笞銮肯钟胁?担?涌旖峁沟髡??⒄剐虏?担?┐缶?米芰浚??庇τ孟冉?目蒲Ъ际跫忧抗芾恚?档途??杀荆?岣呔?眯б妗R?笕?∥癖亟?徊椒⒀锴笳嫖袷稻?瘢?惺蹈谋涔ぷ髯鞣纾?褚饨?。??卮葱拢?帕ψ?渌枷牍勰睿???饩鲇跋臁⒅圃寂┏【?煤蜕缁岱⒄沟奈侍猓?咨拼?砗枚?未匆抵杏龅降母髦执碜鄹丛拥拿?堋4佣?蚝枚?未匆档姆?碚蹋?迪峙┏【?糜趾糜挚旆⒄梗?沟赘谋渑┏〉钠独?浜竺婷病?/P>

  坚强有力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和坚定的决心。2007年盈江农场在前三年奠基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云南农垦集团部署正式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大幕:当年在遭遇天气影响等不利条件下,集中力量抓好农业生产,很快扭转了年初胶茶产量不断下滑的局面。以提高产品质量、抓好销售、加强财务管理和核算等措施努力抓经营。同时深入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农场党委的保证监督作用和工会的支持作用。并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制定了统筹解决以前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为26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重新建立了劳动关系;并再度筹措资金退还了1997年扣发的退休职工风险金43万多元;几年间累计投入解决历史欠账资金813万多元。在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平安建设、人口和计生工作诸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农场当年干茶总产量、亩产量,甘蔗种植面积、总产量,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以及蔬菜瓜果等的产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割胶株数和干胶总产量虽然由于天气的严重影响略有减少,但橡胶单株产量却同比增加了几个百分点。

  盈江农场在受制于多种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实现了连续第四年稳定快速增长:2007年,农场工农业总产值(现行价)第一次突破4000万元,达到4559.38万元,同比2006年增长41.8%;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在有销售上年库存干胶情况下达到3565.32万元,比增75.25%。农场年度亏损总额比上年下降16.27万元,降亏59.2%。公有经济从业人员年收入同比增长13.5%,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收入比增9.9%。

  扩张企业经纬 奠基未来发展

  盈江农场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老企业。尹建元一班人认为,农场以往多少年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来的“国营”模式沿着计划经济的轨道运行,因之长期存在着受历史条件局限而形成的传统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他们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探索和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到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带给云南农垦和盈江农场的新课题、新矛盾及必将遇到的严峻挑战。他们在狠抓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中总是力求突破相沿成习的“传统意识”束缚,力求向深刻影响企业发展的“现代理念”转型,千方百计探索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从而在职工收入稳定增长中确保企业实施新的发展目标,加大再加大全场的脱贫发展力度。

  尹场长告诉记者,农场近几年着眼于逐步改造传统产业,以发展优质茶叶、大力更新胶树,推行茶叶地套种枇杷等科学规划和科学种植,实行茶叶利润提成等激励措施,以巩固壮大农业,进军其他产业,拓宽农场生存发展空间。但盈江农场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地域较小,资源有限,经济总量这个蛋糕不大,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他说农场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经济贫困和全体职工迫切要求尽快脱贫、提高生活水平;农场主要产品的产量在目前条件下增产的潜力已经不大,这样的产业基础不可能担当起脱贫致富的重任。

  事实上,相对于其他企业,加快发展对盈江农场显得更为重要。着眼于以扩大种植品种扩张实力的一个思路,盈江农场近几年狠抓农业“新兴产业”的枇杷种植,已收到明显成效。记者采访获悉,从2004年至2007年茶树间种枇杷41700株,荒地、水田种植50000多株,定植枇杷已达到2000多亩,现已挂果上市1000多亩。为种出高质量的枇杷,农场从福建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嫁接和改良,狠抓品质提高,所产枇杷口感好、细腻、含糖高、果实大,向外的销售已扩展到德宏、昆明等地。农场枇杷初期亩产400公斤,按正常管理三年结果,定值后8至10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销售均价按每公斤16元计,平均每亩有8000元收益。

  盈江农场将枇杷作为农业中的重点发展,计划发展5000至6000亩。预计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形势下,这类水果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农场今后拟对枇杷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响知名度,做出自己的品牌,力争更好的效益。他们告诉记者,发展枇杷产业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气候影响最大,还要首先解决水源问题,也要使农户能够接受和适应新情况。但总体看来枇杷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盈江农场开创发展新领域的一个大手笔是苏典、卡场胶茶产业开发项目。这是盈江农场利用场外土地资源扩大胶、茶生产规模,推动农场二次创业的一大重头戏。为了务求水平和实效,农场先后邀请农垦总局、分局领导和云南省、德宏、红河热带作物所专家实地考察,委托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作热作宜林地调查,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和规划设计。并由中标的昆明今明水利建筑有限公司德宏分公司具体实施工程建设。标志着经过两年的艰难努力,位于苏典乡、卡场镇的盈江农场胶茶产业开发项目终于正式实施。

  该项目拟投入4359万元巨资,至2010年底全部建成。项目计划开发土地总面积10000亩以上,包括开垦种植8000亩橡胶、茶叶热带作物;新建占地255亩的居民点5个;新建茶叶初制生产车间3820m2,仓库及简易办公室2000m2,收胶站189m2,管理用房1040m2;同时建设林间道路29公里多,新架设10KV输电线路4.67公里,安装100KVA变压器5台;新安装供水管道2.09公里,修建100m3蓄水池5座……

  苏典、卡场胶茶产业重点项目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农场橡胶、茶叶产业,壮大农场经济实力,增加农场经济总量,加快农场农业结构升级,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边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当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尹场长认为,农场二次创业中要冲破自身的局限性加快发展,就必须大胆“走出去”。农场已建设了一个橡胶加工厂嫡姑裼?鸾海?至思盖?叮?改旰蠹庸こЭ梢约庸?000多亩胶;并充分利用场内优势土地资源招商引资,争取用房地产开发所得收益归还银行贷款和补发职式欠账。

  尹建元坦言,在农垦二次创业中,盈江农场正在第一产业上继续挖掘现有的潜力,在品种、质量、规模和增加附加值的内涵发展上,在盘活城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收益上狠下功夫;同时抓好二、三产业的重组、改造和承包经营,尽快扭转二、三产业长期亏损经营的局面,并瞅准机会寻找新的项目,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务必尽量把农场的“蛋糕”做大。以后条件具备时还将走出国门,去缅甸开发橡胶基地,继续扩张企业经纬。“这就是我们今后全力以赴努力的方向”。

  记者深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以新型农业为主的现代农工商企业,定将矗立在西南边陲的古老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