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福建民营加油站被逼集体“卖身”
[发布时间:2008-09-08 00:00:00 点击率:]

  

  □ 胡光华

  

  3年前,福建民营加油站曾一度集体“断炊”。即便如此,当两大石油巨头抛出高价收购的诱饵,频频向民营加油站“招安”时,不少民营加油站相关负责人依然集体表示要硬撑到底,决不向两大集团“投降”。当时,他们甚至发誓,“即使再没有油,我们宁愿关门,也不可能向两大集团(中石化和中石油)妥协!”

  然而,时过境迁,3年过后,不少民营油企却走上了拍卖的不归路。

  9月1日,福建汇德丰拍卖行有限公司公告称,将于本月16日公开拍卖青口顺风等三家民营加油站。

  业内人士预言,这三家民营加油站很可能最终将落入两大集团的口袋。

  

  民营加油站的宿命

  

  福建汇德丰拍卖行有限公司9月1日发布拍卖公告,称本月16日下午3时将拍卖三座民营加油站,其分别是福州闽侯青口顺风加油站、漳州南靖顺发加油站、三明沙县青州加油站,占地面积从4800平方米到11154平方米不等。其中,前二者均为一级加油站,后者为新建二级加油站。

  拍卖行称,三座加油站起拍价尚未制定,参考价则是从500万元~900万元不等。 

  这是福建省首次集体拍卖加油站,因而备受关注。

  中石化森美、中石油有关人士均对这三家民营油站表示出了兴趣,称会对加油站进行现场评估。 

  笔者从福州数家民营加油站负责人处了解到,民营油企无油可卖现象存在已久,很多民营加油站无奈被两大集团收购或租赁,幸存的多数经营惨淡,有些被迫关门歇业。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共有近3000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有900座,民营加油站占总量近2/3。但这近2/3的份额,正不断被迫退出或被蚕食,此种现象仍在延续。拿福州市来说,高峰期福州城区有30多家民营加油站,但目前仅剩十来家。 

  7月底以来,一个月的时间里,福建省民营油站就发生数起并购案。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福安市秦溪洋元丰加油站变更为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宁德福安元丰加油站,原泉州市丰泽华兴加油站变更为中石化(福建)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泉州市丰泽区北峰加油站,原泉州市洛江阳春福加油站变更为中石油福建泉州洛江五峰埔加油站,龙海市一路发加油站变更为中石油福建龙海一路发加油站。

  

  油源紧张惹的祸

  

  面对拍卖,顺风加油站负责人坦言,因为没有油源,不得不拍卖。

  油源时有时无,生存空间日益逼仄,这是记者采访中从福建省各民营加油站负责人口中获知的共同心声,也是这次福建三家民营油企被迫“卖身”的主因。

  据了解,福建成品油市场油荒是从2002年9月份开始的,刚开始时间很短,大概是10天;2003年开始就比较长了大概是20多天;2004年时间最长,从2004年9月份一直到2005年8月依然,持续了近一年之久。当年7月底情况特别严重,两大集团开始停止向民营加油站供油。

  事实上,2005年之后的3年时间里,油源紧张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油荒”现象每年仍在间歇性地上演。

  2007年7月,福建中石化、中石油民营加油站停止供油的事情再次发生,当时大多民营加油站都处于半停业状态。福州不少民营加油站不得不把触角伸向外地民营批发油企。

  “以前在没有油荒的时候,两大集团为了完成指标会让民营加油站多拿一些油,我们都会尽力一次多购进一些,而出现油荒的情况,两大集团就把这些民营加油站一脚踹开,不给供油。”福州三兴油料供应有限公司林小南总经理提到“油源”问题时非常窝火。

  “成品油批发零售出现价格倒挂,这是造成供油短缺的主要原因。”这是每次供油紧张时,两大石油反反复复说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新政难救民营油企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660余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截至2008年7月仅剩百余家;45000多家民营零售加油站,已关门1/3。

  而在此前,我国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不少看似挽救民营油企命运的政策法规: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开放了国内成品油批发经营权。紧随其后,商务部于2007年1月1日又正式实施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这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大门正式朝民企打开。2007年8月4日,在国家发改委发出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要求两大石油巨头对系统内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不得对系统外企业停供、限供成品油。2008年3月3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民营成品油企业经营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两大石油集团“合理向民营成品油企业供油”、“合理确定民营成品油企业经营用油价格”。 

  但在福建省越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孝连等业内人士看来,“通知”并未彻底打破民营油企的政策“玻璃门”:

  首先,“通知”并没有提到用什么方式给系统外民营企业供油?供多少?谁是提供油源实施管理的机构和职能部门?说来说去,最终问题还是民营油企的油源仍难以保证。

  其次,“通知”提出“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要继续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成品油市场布局,采取收购、参股、联营等方式,加快推进对民营批发企业的重组工作”,这实际上是重申了两大集团对石油行业及市场的垄断与控制。

  “通知”提出的“地方炼厂(具备批发资格的除外)所产成品油要严格执行交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集中批发”,这不仅剥夺了地方炼油厂的企业利益和公平发展的机会,也剥夺了下游民营石油流通环节企业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林小南感叹,“做成品油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是油源受制于人。我们只能仰人鼻息。要想摆脱受制于人的窘境,就只有自己做批发。做批发就要有批发权,而要取得批发权,就必须具备3000万资本,1万吨油库等条件,这些条件有如一道道栏杆,不是谁想跨就可以随便跨过去的!”

  在油源不固定这一窘境下,不少民营油站不得不被迫选择壮士断腕的退出方式。这意味着,民营加油站真的已经被逼到死角,没有任何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