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也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发布时间:2008-09-12 00:00:00 点击率:]

  □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薛小芳

  

  9月3日,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发布后,先是有网民“保护民族品牌”的强烈呼吁,接着是一些企业准备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此次收购,部分专家认为这一收购违反了《反垄断法》,商务部应叫停。“汇源这次选择最好的时机、价值最好的时候嫁出去,是高价让我作的这个决定。”9月6日,一直保持沉默的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首次作出回应。他用李嘉诚的一句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这一重大决策:“在未办这个企业之前,就要先想着怎么把这个企业卖掉。”

  反对的声音和意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考虑,认为收购可能导致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网友列举了美加净、中华牙膏、活力28等大家曾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在遭遇收购后或被束之高阁,或市场份额萎缩。可口可乐选在目前股市暴跌的背景下收购汇源,难免让人怀疑其醉翁之意。

  二、部分学者认为这一收购涉及垄断,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审查。准备联名上书的企业也是担心合并后的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将垄断一半以上的饮品渠道,其他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三、有人质疑收购价格过低。汇源果汁是一民族品牌,品牌在中国就是一个市场,品牌的价值不是用资产来衡量的,而是它未来的创值能力,这个市场价值有多大,绝不是现在这个比例能概括的。

  支持的声音也不少:很多学者赞同这是一桩纯商业活动,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也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否构成垄断应交由商务部严格按照《反垄断法》来进行裁定。

  其实,那80%的网友大可不必着急上火,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资本市场的开放、产业资本的并购、联合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常态。我们应该以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冷静地看待这一事件,不应强加感情色彩,动辄民族主义。

  入世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并且成为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世界市场的收购与反收购,并购与反并购也将逐渐被我们所熟识。英国的劳斯莱斯和美国的克莱斯勒比起中国的汇源如何?还不一样被德国的宝马、大众和奔驰分别收购。几年前,沸沸扬扬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不也尘埃落定,类推我国网友的观点,IBM也是美利坚的民族品牌、民族产业,美国民众也应团结起来抵制联想的收购。如此一来,我们的网友是不是又会嘲笑泱泱美国竟容不得这类“蛇吞象”的市场经济行为。

  从国际惯例看,涉及到金融、能源资源以及行业性、垄断性很强的企业,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汇源果汁属于大众饮品,无论其知名度如何,其被收购都不能算作是消灭民族支柱产业。公众对于民族品牌的厚爱无可厚非,可如果他们口中的民族品牌是指纯粹的内资企业的话,实际上很多知名的民族品牌大多和外资间开展了方式不同的紧密合作。正如商务部官员所说,汇源在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品牌虽然在中国发源,但是已经受外资控制,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外资而已。再加上汇源果汁并非国有企业,这一收购纯属商业行为。

  市场经济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才是调节市场的“无形的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只能进行宏观调控,而不能直接干预经济。汇源收购案是一件纯粹的商业性行为,它的指向是交易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成功与否要看商务部的裁定,而商务部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权益。因为真正让民族品牌做强做大的,不是民族主义的高调,而是消费者的鼎力支持。否则,一边做民族品牌的高音吹鼓手,一边做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真正的民族品牌根本无从受益。

  我们不应过分关注汇源这一个点,而应该综合全局考虑问题,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鲶鱼效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有竞争才能有创新。汇源这样以单品牌和品种销售的企业,相比多品牌的饮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对大得多,随着未来竞争的激烈,生存将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卖掉汇源并不意味着退隐江湖。”朱新礼说,汇源果汁有着很长的产业链,可口可乐收购的只是汇源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汇源仍拥有果园和水果加工等产业。在出售汇源果汁股份之前,朱新礼已经在果汁产业的上游领域接连投资布局。目前,汇源集团已在国内连接了400多万亩水果生产基地。如果此次收购案成功,可口可乐与汇源把高效的生产营销与充足的原料供应良好的衔接起来,势必达到双方获利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穿越国界的市场、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且不说国家、民族的情绪不足以阻挡,即使采取强硬措施保护“国货”,也未必就能收到比不卖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不应给抵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情绪加温,而是冷静地思考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民族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