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灾荒年间用来果腹充饥的野菜,如今却成了餐桌上的一种时尚绿色食品。据业内人士介绍,开个年产1000吨的野菜加工厂,一年可能赚上100万。目前,重庆人每年大约要吃掉两万吨野菜,重庆市场上有大约70%%的野菜来自外地。而国内其他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销量还要大得多。
一斤野菜利润5—6元
据重庆最大的野菜加工企业——城口天宇山野菜开发公司负责人何东平介绍,一斤普通野菜从当地农民手里的收购价仅仅只有0.5元,每斤野菜加工处理、保鲜、冷冻、运输等费用约1元左右。也就是说,每斤野菜成品的总成本不到2元。而在超市里,一袋半斤装的野菜成品平均卖价5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半斤野菜成品利润在3元左右,一斤野菜成品,卖价10元,利润至少有5—6元。
据介绍,1吨普通野菜成品,如蕨菜,除去运输、市场准入(比如超市进场费)等费用,国内市场卖价可达6000—7000元,而成本只有3000元左右,净利润约3000元以上。而在国际市场上,如日本等国市场,1吨蕨菜卖价达1800美元,其成本大约1200美元。如果开一家年加工1000吨野菜的企业,年利润最少有300万元。
创业·操作
野菜都要进行脱毒实验
在山野之中,野生植物举目皆是,但是,人类真正能吃的野生植物并不多,因为很多野生植物有毒,特别是一些菌类植物。据了解,在开发一种新的野菜的时候,野菜加工企业都要对野菜做毒性实验。
据何东平介绍,山间的很多野菜都是自然药方,有的味苦,有的味酸,有的味麻。以目前身价最高的野菜——薇菜为例,它刚从山间采来的时候是不能直接吃的,其殷红的汁犹如胆汁,非常苦。所以,在上市之前,必须对它进行脱毒处理。
何东平称,虽然有的野生植物也可以食用,但由于其药性太重,处理起来技术非常复杂,会增加成本,因此,就放弃了开发。
创业·风险
加工野菜关键是保鲜
既然野菜加工的利润如此可观,且市场容量很大,那么开发、加工野菜的风险在哪里呢?
何东平介绍说,野菜加工最关键的是技术。因为野菜的采摘期最多从每年的3月初持续到6月初,3个月的采集时间要供给一年的需求,野菜的保鲜技术就十分重要。
目前,主要的野菜保鲜技术有冷冻保鲜、生物常温保鲜和脱水保鲜三种。但与普通食品保鲜不同的是,野菜保鲜既要对野菜长时间保鲜后进行毒性实验,又要在保鲜过程中保留野菜的天然营养成分和野菜本色。比如野葱,既要新鲜,又不能丢失其本味和颜色。另外,教人们如何食用每一种野菜,对于野菜开发公司来说,也是一门特殊的技术。
目前,野菜开发公司主要采取与农学院进行技术嫁接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除此之外,经营者还要注意国际国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创业·背景
重庆野菜开发率很低
据了解,重庆每年至少要消费野菜两万吨,而全国野菜的消费量也很可观。然而,由于规模和加工能力的限制,重庆野菜的开发利用率很低。何东平介绍,目前本地野菜仅占重庆市场30%%左右,其余有近70%%的市场份额被云南、贵州、四川等外地野菜占领。在城口,野菜的加工和利用率也仅有20%%。何东平称,每年大约有近3万吨、价值约6000多万元的野菜“烂”在城口的深山老林中。
野菜人工种植要变味
野菜能不能进行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呢?何东平表示,他曾做过人工种植野菜的实验,结果没有一株成活。这是因为,野菜的生长对土质、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都有特殊要求。目前,只有极少部分野生菌类可以人工种植。
西南农业大学专家称,人工种植野菜并不是绝对不行,但其成本却要比野生的高很多。最关键的问题是,野菜人工种植后,其口味、颜色甚至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比如,野葱种植后就变成了家葱,味道远不及野葱香。目前,还没有人大面积种植野菜。
(摘自《财视网》 武程文/文)
上一主题:三次创业终成正果:第一是坚持第二是调整
下一主题:有感于“违章就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