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以管理创新引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时间:2009-02-27 00:00:00 点击率:]

  管理创新是推动管理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在管理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实现管理持续进步、效益不断攀升、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的目标。本文结合梁宝寺公司实践,试就企业如何实施管理创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 李明君

  

  1 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为管理创新筑牢思想基础

  

  作为集团公司新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梁宝寺矿井是集团公司增产提效的希望和支柱。针对新建矿井存在的各种复杂情况,我们着力培育了四种观念。

  一是“回报老区”的责任意识。我们牢记发展使命,不负老区厚望,始终把干好工作作为应尽的义务,把加快发展作为应有的责任,把为集团公司多做贡献作为神圣的使命。特别是在当前老区资源濒临枯竭、生产经营比较艰难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重任,争做效益的支柱、发展的尖兵、鲁西南新区开发的旗舰。

  二是“永争一流”的高起点意识。不仅要做集团公司“第一大矿”,更要放开眼界,提升境界,敢为人先,争创全国同类型矿井先进水平,创出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投产三年产量连年攀升的佳绩,成为集团公司第一对荣获“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的矿井。

  三是“效益优先”的效益意识。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我们始终把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任何工作,都首先考虑企业的利益,把工作干好,把管理抓精,把“效益最大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四是“以完成任务为荣,以工作拖后为耻”的工作荣辱观。层层分解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建设、经营任务,倒排进度,一天一天抓好落实。2005年底至2006年上半年,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破除重重困难,迅速修成全长18.5公里、涉及5个乡镇32个村庄的铁路专用线,建成年入洗能力240万吨的重介洗煤厂,并随后又对动筛车间、回煤系统等进行技改完善,就得益于我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荣辱观所激发出的工作热情。

  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把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出来,使之成为管理创新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已经营思想更重于资本力量的时代,有领先于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

  

  2 立足实际创建制度,

  为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证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投产以来,我们每年都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制订相应的制度,仅去年我们就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建设、生活后勤、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先后出台92项制度,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内部管理不断规范,管理的触角不断延伸。如我们围绕构建“和谐生产”格局、确保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目标,先后健全完善了安全管理、生产调度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启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双基”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整治,推行了“手指口述”操作法,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组织生产,确保均衡生产,使矿井始终处于安全、高产、稳产的良好态势。再如,我们在经营管理上,坚持严格管理与创新管理相结合,建章立制,不断理顺、规范内部管理,逐步完善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营销管理为先导,以成本、人本管理为重点,以经济责任制为主线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矿井由基建向生产的快速转型。

  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始终把落实作为制度的生命,稳步推进执行力建设。我们以综合办公室、党务工作部、生产调度中心为“落实中枢”,分口、分专业建立了三条工作督导主线:一是从主管领导,到分管领导,到综合办公室,再到各业务科室和基层单位的经营管理督导系统;二是从主管领导,到分管领导,到党务工作部,再到各党支部和各级群众组织的党群工作督导系统;三是从主管领导,到分管领导,到生产调度中心,再到各生产科室和生产区队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在发挥好三个“落实中枢”的工作协调、调度、督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安监处、生产调度中心、经营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考核程序,每月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奖优罚劣,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强力推进,从而把班子的决策、指令迅速落到实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3 依靠科技提升素质,

  为管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梁宝寺公司很多设备、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由于矿井投产不久,熟练职工还相对较少,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为此,我们把技术创新的立足点放在引进、消化、吸收、改进上,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现有技术基础进行改造,对制约安全、生产、经营的难点问题,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为管理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是采用先进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我们始终把生产建设的难点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建设的关键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完成科研成果80多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9项,国内领先水平12项,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高效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我公司与美国捷马公司、中国矿大合作,共同开展的深井复合顶板综采放顶煤巷道支护研究,采用高强预应力可变形让压锚杆+鸟巢锚索+予应力桁架+W钢带组合支护新技术,通过超前消除煤层动力现象,很好地控制了顶煤,消除了架棚支护中存在的顶煤冒落、自然发火等问题,月进由180米提高到450米,不但保证了安全,而且提高了单进水平。

  二是科技强体实现效益裂变。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特别是在制约企业经营及发展的问题上,科技创新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如针对梁宝寺矿井村庄压煤极其严重、“三下”采煤任务繁重的实际,为提高煤炭产量,提高回采率,增加可采储量,对村庄煤柱进行了重新计算,解放储量400多万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开采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优化,针对3300采区原设计开拓巷道工程量较大、工期长、施工困难的实际,我们通过巷道优化布置,使采区范围扩大3.8平方公里,减少开拓巷道4420米,增加可采储量1569万吨,增加服务年限3.2年。

  三是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建立健全了专兼职科技攻关队伍,制定了科技管理奖惩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人员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引导和鼓励干部职工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营造出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为创新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

  

  4 持续改进自我完善,

  为管理创新挖掘动力之源

  

  任何管理手段都会存在缺陷,只有不断发现缺陷,持续改进,才能推动管理进步。我们牢固树立“持续改进”理念,一方面不断吸收国内外经典的管理精华,另一方面注重提炼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好做法,堵塞管理死角和漏洞,不断改进管理,推动管理创新,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一是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细分目标管理法”。去年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产量、利润、成本等预算指标,严格落实制度,强化目标管理。特别是我们按照“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实行了“细分倒逼目标法”,将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月,再将每个月的经营指标进行分解,以“采煤日产过万吨,掘进进尺超百米,主井提升过600钩,精煤日产4000吨”为每天的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区队、班组、人头,进行目标倒逼,确保了生产及经营目标的完成。

  二是以超前预测、组织为核心的前瞻谋略文化。坚持每天对现场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安排现场管理重点,超前解决制约和影响生产的问题,增强了生产组织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别是在生产准备会战上,我们排出详细的形象进度表,坚持一天一个现场会、一天一个协调会,抓好工作量的落实、考核,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了生产的和谐有序进行。

  三是以现场流程控制为核心的“一线工作法”。我们将现场管理及流程控制作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推行了“一线工作法”,严格现场细节管理,如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特别是在过断层、过初压、安装撤面等特殊情况时,主要领导带领生产班子、专业人员现场“会诊”,安排专业人员和区队干部一起盯班,帮助区队及时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四是以“经营煤场”为核心的经营销售策略。营销是效益的龙头,是管理的重头戏之一。我们牢固树立“经营煤场”的理念,健全完善了煤质管理、煤种配比、运销管理、车辆调度、煤场治安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严防次煤、煤泥流失。充分利用煤场现有空间,进行配煤加工和销售,开发适合用户需求的煤炭品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并对煤场回煤系统进行了技改、维修,保证了正常的回煤和装车销售。去年以来,我们加工处理次煤、煤泥达10万吨,创收近3000万元。

  五是以内部审计与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监督评价机制。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检验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建立了内部审计检查制度,由审计科牵头,财务部、经管中心、人力资源部等部门配合,每半年开展一次经营效果审计,在重点抓好企业经营效果审计的同时,针对大宗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管理、管理制度落实、各类经费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审计。纪委也先后围绕煤场管理、外供用电管理等开展了专项效能监察。对各项审计和效能监察,我们不但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综合评价和解决问题、改进管理的措施,促进了内部管理的良性发展。

  (作者系山东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