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当前,面对陷入困境的黑龙江奶业,业内有识之士认为,表面上看,这场危机是国内“三鹿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其核心问题却是黑龙江省奶业实力不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相关机制不完善导致的竞争力不强的表现。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黑龙江奶业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卧薪尝胆使自己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整合资源 规模发展
早有专家指出,规模化是奶业的一个基本竞争力。没有规模化,奶业发展参差不齐,很多技术手段运用不上,自然缺乏基本的竞争力。据了解,现在黑龙江省有100多家乳品企业,其中很多都规模较小,但它们却占有一些奶源、设备、人才等优势资源。如果乘当前国内乳业重新洗牌之时,将这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就有希望打造一些上规模、实力强的乳品企业。如黑龙江省的龙头乳品企业完达山,就是由原来农垦的10个乳品加工厂重组整合而成的。
现在,黑龙江省的奶牛养殖模式仍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这种落后的养殖模式使奶牛的单产较低,奶质也不高。据介绍,在牛群中产奶牛和不产奶牛的科学比例应为6:4,而黑龙江省大多数散养户的牛群结构都是3:7。这样一些该淘汰的牛不淘汰,牛的生产性能比较低,生产成本却提高了。这次外资奶粉之所以能以低价冲击黑龙江省乳业市场,就是因为其成本非常低。
纵观世界各国的奶业生产发展历程,都经历了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兼业化向专业化过渡的转型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的转型时期,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散养户生产的牛奶约占市场供应份额的60%。通过正确引导,把一些具备条件的散养农户逐步升级为家庭农场,是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通往现代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奶业专家建议,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模式应向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方向发展,引导适度规模养殖。而奶农发展规模养殖的意识已很强烈,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红旗满族乡旭光村采访时,奶农付明余说,他特别希望能将家中的10头奶牛送到一个专门的地方集中养,那样能降低饲养成本,让牛有个好的环境,人也有个好的生活环境。
合理布局 稳定奶源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认为,当前决定中国奶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在于奶源。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奶源建设与生产加工脱节、奶源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乳品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奶源基地的建设和加工企业科学合理的布局已是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液态奶的日处理能力已超过生鲜奶日产量的3倍左右,而黑龙江省乳品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也一直超前于原料的供应能力。而且近几年由于一些地方急于招商引资,“重企业、轻基地”,因此黑龙江省有些地方出现了乳品企业扎堆的情况,产奶淡季或奶产品旺销时,由于奶源不足,出现企业抢奶的现象;在奶产品滞销时,企业则拒收、限收奶农生产的原料奶。
黑龙江省一家大型乳品企业的负责人忧虑地表示,由于现在该企业所在区域的奶牛已被淘杀1/5左右,到今年第四季度的产奶淡季时,可能会出现争夺奶源的情况。为此建议合理科学划分奶源,并稳定奶源,规范奶源秩序。因为只有奶源基地真正属于企业,企业才会认真对其进行建设和管理。
调整结构 提档升级
当前,我国市场潜力巨大、利润特别高的婴幼儿高端奶粉市场,多数被一些洋奶粉占据。而我们之所以无法抢占这个高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乳制品同质化程度高,缺乏高端产品,这使乳制品价格低、利润低、持续发展能力弱。
近几年,黑龙江省乳品企业一直以生产原料粉为主,并大量依赖出口。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出口受阻,黑龙江省奶业因此受到重创。为此,吴和平说,现在黑龙江省的乳制品都是跟着别人走,无法避免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应尽快进行设备改造,研究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据悉,目前黑龙江省一些乳品企业已着手调整产品结构。如完达山乳业正与美国合作研发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并准备在今年推出40个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新品种。
打造品牌 共拓市场
如今,市场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时代,品牌对产品的价值毋庸置疑。但黑龙江省乳品企业在全国的加工布局比较少,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黑龙江品牌市场优势,一些优质产品在全国并没有形成全覆盖。当前在国内乳制品消费不畅时,尤其需要以品牌来开拓市场。
吴和平介绍说,奶业发展的关键是消费的拉动作用。我国城市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村则更低,奶制品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黑龙江省奶业的发展潜力很大。虽然现在黑龙江省一些乳品企业已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树立品牌,但仍限于单打独斗,力量过于分散。下一步黑龙江省将统一进行组织策划,集中各企业的力量,共同宣传和利用黑龙江省奶业优势,打造黑龙江奶业品牌,在全国树立黑龙江绿色、优质、安全的奶业品牌形象。
(董 北)
上一主题:佛山米酒业亟待优化提升
下一主题:创新思路谋发展 倾情金叶求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