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古字画高调抬头
留心书画市场的人都知道,2003年中国书画市场价格率先暴涨,但在2006年进入调整周期,其调整幅度一度达到35%左右,拍卖市场交易规模也一度缩水近40亿。
而在2009年的新一季秋拍中,拍卖市场简直是疯狂回暖,而古代书画则成了最抢手的“明星”品种。10月中旬,一件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成交,这是中国书画拍卖史上首次拍出亿元高价。不久前这一纪录即被打破,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拍下1.69亿元的高价。
而中国书法也一改以往“配角”的形象纷纷创高价,朱熹、张景修等的《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和曾巩的《局事帖》,经过数轮争夺更是站上了亿元大关。其中,《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高出原先估价120万元的80余倍,而《局事帖》以1.0864亿元打破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近现代书画部分,齐白石的《可惜无声图册》拍出9520万元的高价。
预期行情还会继续
专家称,在通货膨胀预期下,收藏市场再次吸引了资金流入,秋拍的成绩体现了古代书画作品价值的合理回归。专家认为,相对于当代艺术,古代大师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一定的历史公认度。
以朱熹、张景修等七家的书法作品《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为例,四五年前曾在香港一家拍卖行上拍,当时估价约在500万元而且还流拍,藏家因此在委托嘉德拍卖时仅给出了120万元的心理价位。盛世兴收藏,虽然是句老话,但却道出了艺术品市场与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密切联系。
书画投资正当其时
“较之于已上涨的房产、股市、黄金,在正常年份,艺术品投资收益率在22%,而且波动幅度小于房产和股票。”专家认为,随着艺术品市场回暖,书画投资正当时。从低价位和地方画家入手,平头老百姓一样也能投资艺术品。
专家建议,中国书画名家有地域内知名的特性,初入门者可以本地名家为主。一般而言,地方名家在自己的故里或周围地域影响较大些,离“中心”越远,辐射力就越弱,比如苏葆桢、冯建吴等人的作品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价格就比重庆低。对投资者而言,可不惜多花些车马费,宁可在离画家故乡千里之外买进,再设法到画家的故里附近卖出,这个“差价”有时会相当丰厚。
(摘自《江淮晨报》罗浩/文)
上一主题:广东口岸进口汽车持续增长
下一主题:雕漆收藏须防“塑胶”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