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新家园生长新希望
[发布时间:2010-05-10 13:50:08 点击率:]

  两年时间,可以忘记噩梦;两年,可以医治好伤痛;同样是两年,四川地震灾区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后重建取得卓著成效。今天起,本报用一周时间,推出“巨变——四川5.12地震灾区重生之路”系列报道。走访四川重灾地区,报道各地恢复重建情况,反映灾区群众的感恩与奋进,展示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果和经验,敬请关注。

  □ 黄志凌  

  “5月,北川老县城一万多居民将告别板房,喜迁新居”。说到这里,幸福的笑容在张小宁脸上绽放。在他身旁,一座更美丽、更坚固、更具民族特色的新城,在江安河畔拔地而起。

  张小宁是老北川县城人,地震中家人全部遇难。他现在在北川新县城工地上打工,对于今后将扎根生活的新县城布局,他津津乐道。

  在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建成的吉娜羌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呈现出一幅农村新家园的美丽画卷,每天,陈欢和很多村民都在这里摆摊卖特色民俗产品,风雨无阻。像吉娜羌寨一样,在重建中获得新生的灾区,不仅恢复原貌,而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更高水平的发展。

  最近,北川擂鼓八一中学举行了一个特别仪式——给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现场的学生捐款近8000元。初三学生张珊珊动情地说:“我们要永远铭记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关爱之情,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只是我们真诚感恩的一种表现。”

  在绵阳,“鲁川同心,共建家园”的标语随处可见;在德阳,“感恩祖国,感谢江苏”的条幅十分显眼……

  在各个灾区,对口支援的省份不仅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援,更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手足深情。“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晚上挑灯干,节假日不休连续干,交叉作业协调干”这句在什邡各建设工地上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成为6000北京援建大军的“军规”。

  在灾区,还有很多外地志愿者灾后继续留下来,一直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城市建设得更漂亮了,而我们7月份就要回广东了”。4月30日,在汶川县委宣传部帮忙的两位志愿者言语中充满不舍。

  “援建情深,感恩奋进”。灾区群众把援建的情谊转化为感恩前行的动力:洛水、蓥华、八角、红白……沿广青路北上,什邡将打造出一个个新型城镇;推动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力促发展迈上新台阶,广东-汶川“飞地”工业园建设全力推进;绵阳与山东、辽宁、河南、河北援建方携手,加快建设4个工业园区,建成后将形成产值规模300亿元以上。

  在四川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上,新家园在重建,新希望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