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在“危机”中演绎华丽转型
[发布时间:2010-06-01 09:49:03 点击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两年,但危机带来的强烈冲击依然让中铝人记忆犹新:铝价暴跌一半,中铝出现长达12个月的连续亏损,人心浮动,前景莫测……

  在危难之际接任中铝掌门人的熊维平,沉着果断,力挽狂澜。

  “壮士断腕”的管理改革,勇创一流的科技创新,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中铝不仅由此走出了亏损的泥淖,更奠定了未来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以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2009年2月,熊维平回到曾经任职的中铝,成为这家大型央企的“一把手”。此时的中铝已从当年的盈利大户变成亏损大户,落差很大。

  24万职工要吃饭,近4000亿元资产要保值增值。怎么办?

  当过多年大学校长的熊维平看上去温文尔雅,但在危机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改革首先就要改变人浮于事的状态,激发整个企业的活力。为此,中铝总部18个部门减为12个,总部干部全部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管理人员压缩了近30%。中铝下属企业也按照精简机构30%、精简管理人员30%的原则全面进行改革。

  改革还必须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中铝在铝行业早已是国内老大、世界前三了,下一步该怎么发展?熊维平认为,必须拓展中铝的业务链条,从单一铝业务的专业公司向多金属矿业公司转变;要调整优化铝产业,优先发展铜产业,有选择地发展稀有金属和稀土产业,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产业。

  为适应打造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需要,中铝开始实行新的战略管控型管理模式,总部只管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重要干部任免和监督考核,所属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成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全方位的改革让中铝重新焕发了生机。公司从2009年8月开始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至今。  

  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改革是前进的动力,那么,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的驱动下,中铝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迈上新台阶,研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大规模产业化的核心技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事实上,中铝近年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胜枚举:

  中铝研发的“选矿拜耳法”,与传统的混联法比较,生产能耗可降低50%以上,碱耗、石灰石耗、水耗都大幅度降低;它更大的意义是使占我国铝土矿资源总量近80%的中低品位铝土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矿山服务年限延长3倍以上。

  中铝去年研发的新型结构电解槽,每生产一吨铝,可节电1200千瓦时,并可大量减少生产流程中有害气体排放。若全面采用这项技术,中铝一年可节约用电近50亿千瓦时。

  “现在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铝工业技术的领先者。”熊维平自豪地说,“我们开始向全世界输送铝工业最好的技术——我们已成功向伊朗、印度、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出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解铝技术,我们参与了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电解铝和氧化铝项目的技术或方案评估工作。”  

  五年再造一个“海外中铝”

  先进的技术不仅是中铝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中铝走出国门、打造“海外中铝”的先导。“正因为我们有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我们才能通过技术输出、工程总承包,在海外投资办厂;没有自己的先进技术,根本走不出去。”熊维平说。

  “走出去”是中铝战略转型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铝的业务范围不仅遍及周边各国,而且已远达澳大利亚、秘鲁、沙特阿拉伯等地。

  中铝与力拓的交易更是路人皆知。虽然去年中铝195亿美元增资力拓未果,但依然有很大的收获,中铝不仅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而且在国际上树立了“有原则、负责任、讲信用”的良好形象。今年3月,中铝与力拓再签合作协议,合资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该铁矿资源储量超过50亿吨,项目投产后,年产7000万吨铁矿石,全部销往中国市场。

  “目前,中铝公司已拥有铝土矿12亿吨,铜矿(金属量)2400万吨。”熊维平说,“中铝通过国际化经营和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向资源、能源丰富和市场更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们的技术和产能,将使中铝海外资产、海外销售收入、海外利润的比重越来越大。”

  畅想未来,熊维平豪情万丈:“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再造一个‘海外中铝’的国际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