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汽车进电影 植入式广告“坏”了谁的好事
[发布时间:2010-10-08 14:29:15 点击率:]

  □ 赵 奕

  

  正在芝加哥进行拍摄的《变形金刚3》,其一举一动都成为传播的话题。这部电影不仅是世界电影迷的期待,也是世界汽车迷的期待。

  汽车迷们很关心会有哪些新车型出现在《变3》中,汽车商因此趋之若鹜。

  在针对《变2》植入广告的调查中,奥迪R8的辨识度竟达到92.1%,超过雪佛兰创造的87.8%的辨识度。

  也许受上述案例的影响,在明年即将上映的《变3》中,制片方又将加入奔驰和法拉利两大“非通用”品牌。

  电影《变形金刚》中68个品牌的植入为其带来的收入超过了4000万美元。与此同时,植入广告正在成为营销的利器。

  不过,随着诸如2010春晚、电影等大范围的广告植入,2010年或将成为分界线,此后国内植入式广告将有爆发性增长。

  如果放眼当下热播的电影,或多或少都会找到汽车植入的情况。在《唐山大地震》中,宝马X5车队驰援汶川灾区;在9月底播映的《西风烈》中,Jeep牧马人与切诺基分别代表正邪两方上演追逐大戏;而年底的《非诚勿扰2》,除了葛优和舒淇谈情说爱外,毫无疑问得坐着斯巴鲁兜风。

  为何如此众多的汽车选择植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营销?首先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我国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度。

  1994年,随着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实行分账制度;2002年,《英雄》成为首部采用分账模式的国内影片。与原先统购报销的发行方式相对,分账模式照顾到影片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就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但这一举措注定全行业对植入广告越来越倚重,因为影城在票房收入分成的占比从最早的30%一直提高到现在的将近一半。

  目前,一部电影的收入46%~50%归影城;10%~12%归发行方;剩下归制片方。票房1亿元的电影,制片方只有将投入限定在3000万元以内才有望赚钱,否则将不得不面对亏损的尴尬境地。为此,“现在一部电影开机之前,广告没有打平制作成本,可以说注定赔钱。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投资人干脆决定不拍。”上述人士表示。在圈内,有本子、有投资人却难以启动拍摄的电影屡见不鲜,因为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