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抢抓“黄金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0-10-21 14:37:43 点击率:]

  □ 林凌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

  一、“十二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1、有利条件

  (1)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在未来十年,国家将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 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大力推进西藏、新疆及西部藏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居通达东西、横贯南北的战略区位,经过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四川的经济总量已居西部首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已经从“十五”时期的平均排名第9位,上升到“十一五”前四年的第6位。当前四川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领先于西部各省区经济起飞的格局已经形成,在“十二五”时期,四川必将成为国家投资和项目倾斜及政策扶持的重要省份。

  (2)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励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已定为我国当前和“十二五”计划时期的基本经济发展方针。东部地区将全力以赴,率先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基地;其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外国资本和产业也将在西部大开发新的优惠政策鼓励下作出西进的战略选择。

  过去十年,四川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2.98%,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年均增长19.53%,比全国高5.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规模从10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21亿美元,外商企业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23%提高到2008年的1.81%。利用省外资金从2000年的120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998亿元,增加了24倍左右。尤其是近几年,四川省利用内外资数量呈高速增长势头,如2008年实际到位外商投资同比增长76.2%,引进省外资金同比增长51%。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大调整阶段,产业转移的规模还要继续扩大,四川省由于有生产要素总量大、科研单位数量多、人力资源价格低、矿产和农产品丰富、产业配套协作基础好、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城镇密集度高,投资消费市场潜力大,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发达,军民融合前景广阔,在“十二五”时期,利用国内外企业投资的数量和资金,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从而成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

  (3)在对外开放战略上,国家在继续推进向东开放战略的同时,积极推进向西开放战略,依托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等沿边省区,建设对外贸易口岸、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出境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外资落户西部。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形成向东、向西双向开放格局,西部将贯通亚欧大陆,进入新的南北“丝绸之路”时代,从另一个方向走向海洋。

  在向东向西并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四川将成为向西开放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向西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随之,四川的产业结构将从以重工业为主向重轻工业协调发展转变,从传统产业为主,向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从内向型产业为主向内需与外向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四川的农业不仅保持自给,而且将成为支撑整个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

  (4)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明确要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构建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一个全面调动西部资源、建立国家战略后备基地,富裕西部人民,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做出的重大决策。

  四川是我国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干线;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二,新气田不断发现,前景广阔,是国家西气东输的干线之一;钒钛磁铁、稀土、贵有金属和非金属资源丰富,攀枝花钢铁公司已成为国际第二、全国第一大钒钛生产基地。四川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能核电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具有特殊优势,是四川高端技术密集的另一类特殊资源。经过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建设,已打下了国家能源基地、优势资源开发加工基地、以二重、东方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由国防科技工业引领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和一个屏障(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基础。同时,四川又是西部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西部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的生产供应基地。目前,四川省依托优势资源形成的产业,竞争力普遍比其他产业为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四川省有条件从根本上扭转简单输出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局面,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资源所在地发展深加工,从而促进特色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带动全省经济走上更高的台阶。

  (5)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围绕西部开发和向西开放的需要,加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航空、油气管道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各省之间和通向亚欧诸国的通道,开展广泛的经贸合作。“十二五”时期将是西部的封闭状态大改观的时期。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功能将发生质的变化。

  最近几年,四川正在进行的东通西达、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大型水运码头为代表的现代交通设施建设,以移动通信、互联网乃至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设施建设,以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金融街、物流体系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设施建设,以大型产业园区、先进高效的各种辅助设施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另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陆续投入运行,这些,将彻底打开四川省通向东南西北的门户,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各类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日用消费品工业出口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心。

  (6)“十一五”时期,四川战略定位准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清晰,与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一致的,对凝聚全省力量,推进“十二五”规划的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年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根据四川省的发展基础和应当扮演的角色,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构想。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四川省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工作取向,在明确加快发展是基本要求,科学发展是指导思想,又好又快发展是努力追求效果的前提下,以“一主三化三加强”为基本思路,以“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为重点,开始了由谋划自身发展向谋划更大区域发展,由注重要素的行政区内利用向跨行政区优化配置,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艰苦征程。由于全省上下认识进一步统一,有利于克服发展定位不明确、战略思路和目标不清楚的情况,使各部门、各地区在安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可以少走弯路和少出现摇摆不定。

  

  2、不利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过去,主权资金危机又在一些国家相继发生,国内外经济的回升处在不稳定状态,“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一个下调趋势。四川灾后重建高潮已经过去,投资将会减少。但由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政策和项目倾斜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和国内外资本、产业向西转移将会有所增加,四川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要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

  (2)四川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是重工业比重大,国防科技工业比重大,央企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占70%,轻工业比重占30%;高端科技资源多,但未形成高技术产业和最终产品;特色资源多,本土深加工程度低;农牧业发达,现代食品加工业落后。这种产业结构,近年来虽有一些改进,但基本格局未变。是四川长期以来在全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没有著名特色产业和著名企业,没有叫得响的特色产品和著名品牌,本土70%的日用消费品市场为东部省份占领的根本原因。这种状况在“十二五”期间必须有较大的改变,否则四川经济很难有新的发展。

  (3)四川地处内陆,拥有现代的发达的通疆达海的交通线和内部密集的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是四川发展的生命线。这几年,四川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是一条制约四川前进的短腿。四川必须有通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大东北的通道,更须有通向新疆、西藏和大西北各省区的通道、有通向广西、云南和大西南各省区的通道,并形成几条大通道在四川交汇的综合交通枢纽,以适应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向西开放、走出亚欧大陆的需要。四川不仅要破解“蜀道难于上青天”的难题,而且与西部各省市区一起,共建现代化的南北“丝绸之路”。现在人们对此还认识不足。

  (4)去年以来,中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强了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批复了多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图在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省区市的比较优势,减少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这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很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依托这些龙头,带动各省市区的发展。成渝经济区是中央批准的跨省市的经济区,是国家西部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个双核经济区,对四川和重庆的带动都很大,但至今规划尚未批下,没有运作起来。四川自然环境非常复杂,区域之间差别很大,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根据国家建立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十五”期间作了五大经济区的划分,制定了分区规划,但定位和功能尚不明确,更未对五个经济区内部进行统筹协调。至今仍是纸上划划而已。四川省多次评价并宣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若稍加分析,除成德绵少数地区和中心城市开始步入总量扩大与结构升级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外,多数地区(市、区县)尤其是丘陵大县、盆周山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如何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做好四川的经济区划工作,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分类指导,优势互补,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对“十二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今后十年(即“十二五”至202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先启后的关键时期。作为西部第一大省四川,“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必须要以《意见》为核心内容。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和“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建设思路和做法,总体上是与《意见》的要求一致的,在“十二五”规划中,应把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细化为建设西部产业发展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把加快发展提升为跨越式发展,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 “十二五”期间,四川必须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用好、用足新出台的西部倾斜政策和优惠政策,借鉴新疆天然气税收政策及其他直接惠及民生的政策,落实中央关于藏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政策,把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老百姓收入的快速增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从国际国内全局看,尽管四川“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环境没有“十一五”宽松,但四川省保持年均增长12%左右的速度,还是有条件的;如果国内外经济景气度高一些,出现负面因素少一些,经济增长速度也有可能更快一些。因此,四川省在主要经济指标的安排上,可以考虑采取更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全省经济总量2015年比2008年翻一番,2020年比2008年翻两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加快“四基地、一屏障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能源基地方面,力争瀑布沟、锦屏二期、向家坝、溪洛渡等特大型水电站在“十二五”、“十三五”相继建成投产,并开工新的项目。在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推进攀枝花钒钛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在攀西地区建成国家级钒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钒钛技术开发研究院。在天然气利用方面,要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更多的气源,进行技术攻关,破解高含硫气田安全开发和生产的难题,采取先进技术生产新的天然气化工产品。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要对传统火电、水电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设备制造,同时改善运输条件,拓展出口渠道,建成国家最大的重装基地和出口基地。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要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优势,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在核能利用、航空航天、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方面,要坚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水环境治理。

  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四川的长远发展出发,把四川建成为内陆地区的、向西开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出口基地。优质名牌商品是对外开放的杀手锏。对外开放只有通道还不行,还要有能够冲破任何障碍的商品。四川生产的商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轻型高端工业品很少,日用消费工业产品靠外省供应,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产品与四川农业大省很不相称,出口总量不足全国的1%。这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结构,如不大力进行调整,四川经济很难有突破性进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给了四川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在轻重工业关系上,把现在的比重逐步调整到60:40左右;在军地合作、军民工业融合、发展高技术产业上,力争几年内有一个大的突破;在日用消费品工业发展上,要大力吸引东部和国外的转移项目,提高质量,创造名牌,充分利用其国外渠道出口;在农业现代化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上,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比重,采取对外承包电站建设、铁路建设的形式,把四川的电站设备、钢轨、机车、车辆等产品带出去。要适应西部邻国居民的需要生产日用消费工业品,扩大出口市场。四川传统工业多,能耗高,效益差,要努力进行技术改造、转变发展方式。以上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必须下功夫去做,否则将失去发展机遇。

  4、开辟向西开放的经贸合作渠道。未来十年以至几十年将是我国开辟向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向西开放要有几个要素构成。一是睦邻、善邻、富邻国家关系和合作共赢经贸合作关系的形成。10+1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的经贸合作,已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四川省主要领导出访亚欧大陆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走出了国家与地方合作的开端。二是,要有通向国内外的便捷快速通道。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更加重视连接省内各主要城镇的快速通道建设,和直通西部各省区口岸的快速通道建设。三是,要有适合向西各国出口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四川要有计划地打造这些基地。四是,要有现代化的陆上口岸和设施。四川虽无这样的条件,但要与沿边各省区联合推进口岸建设,形成四川在口岸地的贸易地位。五是,积极进行经贸合作平台和桥梁建设。西部博览会已开过十一届,应以2011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把西博会办得更好。总之,从现在起,四川就要从以上这些方面大做文章。

  5、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推进国家西部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四川要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向西出口商品基地和西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光靠四川本身是不行的,必须加强与西部各省市区和全国各地区的合作,尤其要与重庆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使之成为国家在西部的经济增长极。还要与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沿边省区合作,共同打造向西开放的环境。四川与重庆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相同,三线建设时期,重庆以发展常规武器为主,四川以发展尖端武器为主,产业互补性很强。川渝分治后,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经济中心为双核的城市群和经济区。重庆成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不久前国家又批准重庆建立两江新区。这不但会大大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而且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四川有9个市与重庆呈环型接壤。既是重庆发展的腹地,又是近距离接受重庆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区域,从客观上形成的区域格局看,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由两个经济中心所带动。重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是必然的,环重庆的四川市县因受重庆的辐射带动而发展也是必然的。四川和重庆也会有竞争,成渝间一小时高速铁路建成后,几乎可以同城化了,那时的成渝经济区将浑然一体,立于中国经济增长极之林。更强大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将在这片沃土上形成。

  (文章主标题为编辑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