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从“地摊”到“大王”的跨越
[发布时间:2010-11-23 15:55:32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李丙驹

  

  天工品牌从劲吹“中国风”到掀起“世界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登上了行业“世界双料冠军”的宝座,创造了中国民族机械工具领域的一大奇迹。言及此事,天工集团董事长、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并无丝毫洋洋自得,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天工品牌领跑国内、走向国际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他特别提到了一个“知耻后勇”的故事。

  1992年,天工的产值还在3000万元左右的时候,就渴望走出国门。一位德国公司的中介人来到天工集团,对他们生产的麻花钻翻来覆去地看了个里里外外,然后毫不留情地批评道:“你们这种货也叫产品?在我们那里上地摊都不够格!”

  面对中介人严厉的意见,朱小坤以一个民族企业家的宽容大度感谢客人的直言,并当即把这事定为厂耻。他清醒地认识到,天工品牌要想在国内持续领跑,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掌握国内外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只认实力,信奉强者。如果自己是“地摊”,凭什么去市场上打拼!

  

  科学管理

  法制规范与道德约束相得益彰

  

  朱小坤从来都坚定不移地认为,品牌是“管”出来的,没有一流的管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品牌。于是,天工国际推行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手段,包括ERP信息化管理,将质量、产量、成本、安全、环保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规范操作;与工资挂钩的责任考核制体现了“厂纪无戏言”;严密的质量检测,严谨的工艺流程,确保了所有产品都符合国际和国内的质量标准。

  天时地利人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被朱小坤融入企业的科学管理,从而打造出享誉中外的天工品牌。久经商场激战的“朱大将军”,铁腕铸牌、威震天下的同时,更显道德约束的剑胆琴心,以人为本、诚信如山的管理理念及其实践,营造出一个“天下无处不天工”的事业佳境。朱小坤说,把握时机,看准市场,企业内部和谐,与客户和谐,就是取胜的关键。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诚信。

  “一切从诚信做起”,“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体现人品”。这不仅是天工品牌的理念,也是天工全体将士的行为准则和实际行动。下面这个故事,是天工品牌很有说服力的“立此存照”——

  在一次广交会上,天工与美国工具行业五巨头之一的纽威公司合作。由于是初次相交,谨慎的美国人只签下了9万支麻花钻的订单。由于经办人的疏忽,少看了一个零,只安排生产了9000支这样规格的麻花钻。直到要装车运往码头时,才发现出了这么一个大纰漏。朱小坤得知后立即赶到了车间,一方面布置车间加班加点生产,一方面紧急联系航空公司准备空运。相关人员在一旁急忙善意地提醒说,空运钻头的费用要比船运贵上十倍,这样的话,天工这笔生意就亏大了。朱小坤斩钉截铁地说:“天工就是亏,也不能失信!”

  当美国纽威公司接到通知是从机场、而不是到码头提货时,感到十分意外,特意来电询问。当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十分感动,很快就签订了长达5年的订单,每年从天工国际进口至少1000万美元的钻头。

  作为天工科学管理之魂,诚信,为天工品牌踏上世界之旅开辟了一条前景光明的通天大道。

  

  “鸟枪换炮”

  第一生产力威风八面

  

  天工国际利用恰当的时机不断“鸟枪换炮”:2001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钢连轧生产线投产了;从2002年起,投资6000万元引进奥地利的精锻机,生产出一批高性能高速工具钢,其中的M7钼系高速工具钢被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3年投资近2亿元,上马1250T快锻、650、400轧钢机组;2005年开始,前瞻性地转入高技术门槛高附加值的模具钢领域,决心在这块5000多亿元的“市场蛋糕”上切下一块;2007年上马2000吨快锻、扁钢生产线。几年间先后投入逾20亿元,购买了910可逆轧机、850扁钢生产线、2000吨及1250吨快锻机等一系列先进的模具钢生产设备,从而使公司迅速成为国内专业化生产模具钢工艺装备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2009年,他们又斥资3亿元从德国引进一台1300吨精锻机生产线,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特钢的高端精锻机。这台设备已于2009年底投入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天工的特钢尤其是模具钢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科技兴企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天工拥有一支活跃在冶炼、轧钢、热处理、精密合金新型材料等领域的300多名技术人才队伍和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并与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组成联盟,集聚了全国高速钢、模具钢行业一流的科技精英。同时,天工凭借深厚的科研和人才等优势,日前成功获批建立“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科学的辉煌殿堂,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天工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的“标志性建筑”。

  

  天工品牌的质量文章

  写得很有“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天工自始至终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早在1998年,天工就顺利通过厂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领到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尽管如此,天工从未放松过质量要求,尽心竭力、一丝不苟做好“质量文章”。

  一是狠抓软件打基础。按照国内外行业标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网络,实现了从总检、工序检、巡检、首检、最终检“链条式”层层把关,公司专门负责质量检验的就有150多人,并于2001年5月,一次通过德国博世公司的软件考核验收,这在我国工具麻花钻行业日前还是独此一家。

  二是强化硬件作保障。多年来,天工在追求量的增长上,始终将质放在首位。为适应产品高品质的要求,先后投放巨资,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同时公司又建立了三座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探测仪、剥皮机等各种各样的先进检测设备,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内在要求。2003年初,公司还与中国最具权威的研发机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联合成立了高速钢研究中心,一大批知名的高速钢专家、教授云集天工,为研发振兴中国高速钢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专攻特色强品质。天工根据我国钨、钴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生产含钨、钴类高性能附加值高的工具钢和麻花钻,使其M7钼系高速钢被审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M42含钴高速工具钢被列入江苏省技术攻关项目,公司同时被评为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天工还根据客户需求生产特殊规格的产品,将麻花钻加工成各种几何形状。同时,他们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立铣刀等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凭借这些独具特色、品质优良的产品,天工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一路凯歌,闻名遐迩。

  天工的员工说得好:“我们执行的标准,是使天工钢材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标准,是使天工的钢材供不应求的标准”。朱小坤意气昂扬地告诉记者,天工品牌从“地摊”到“大王”的跨越,完全可以写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点评ⅠDIANPING

  

  “偶然”与“必然”、“过程”与“结果”、“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这些说法的哲学含义无非是表明一件事情成败的因果关系。天工品牌从“地摊”到“大王”的跨越,完全可以写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小坤这个形象的概括,言简意赅又生动鲜明地道出了天工品牌独领风骚的秘籍:只有披荆斩棘,才有阳关坦途,这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一样的意思。

  管理、科技、质量……,当这些“软硬兼施”的旋律珠联璧合的时候,就能奏出一流的品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