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理财产品的“六个不等关系”
[发布时间:2010-12-04 15:59:41 点击率:]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从年轻白领,到街上的大爷大妈,几乎都会说这句话。随着国内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理财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有了长足发展。从2004年首款理财产品发行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已有6年的发展历程,发行数量每年都呈上升态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银行理财产品。但投资者如何正确认识银行理财产品,是当前理财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财师用“六个不等关系”向客户解读如何正确认识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储蓄存款、预期收益≠实际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一般以年化收益率展示,如某款6个月产品的年化收益为5%,则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为2.5%;另外有的产品收益率不含费税因素,就会产生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情形;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汇率风险,如某款产品虽然到期实现了预期收益,但投资币种汇率水平的大幅波动也会导致产品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出现偏差。

  “到期保本≠永远保本”。这也是很多理财投资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部分保本产品是持有至到期才能保本,如果提前赎回,本金可能遭受一定损失。这是因为当投资者进行提前赎回时,产品的收益是按产品当时的价值进行计算,而并非产品协议中的预期收益或到期保本条款。

  农产品价格飙涨,而部分挂钩农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却是零收益,很多投资者难以理解。这是因为第4个不等关系——“挂钩资产涨≠产品收益高”,通常有这种不等关系的产品都是结构性产品,这类产品收益水平取决于挂钩资产与产品收益计算条款的相关度,相关度越高,产品的收益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有些银行理财产品会设定提前终止条件,一旦触动该条件,这款产品就会提前终止,如当基础资产波动幅度大于20%时,产品将自动终止。但要注意“提前赎回≠提前终止”。提前赎回是指客户主动要求赎回,一般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

  别人说好≠适合自己。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资产及收入情况不同,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适合别人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购买产品时需有专门的理财人员做风险评估后,才知道哪款产品适合自己。

  (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