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改革顶层设计”该如何设计?
[发布时间:2011-03-14 14:21:16 点击率:]

  □ 董少鹏

  

  “顶层设计”概念出自系统工程学,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整体主义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与强调执行力,是顶层设计的三个特点。而在“顶层设计”之前冠以“改革”二字,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首次出现,随后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在去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被反复提到。

  胡锦涛总书记对“顶层设计”概念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使用作过全面表述,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导方针,明确指出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基本内容,主要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增强驾驭全局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同时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三是实现路径,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就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而言,首先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就现阶段而言,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在这一大的前提下,资本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增强与其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协调力度,使资本市场改革成为整体改革的催化剂,同时自身获得其他配套改革的更大支持。

  按照十二五规划草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收入分配、财税金融投资体制、资源环境、资本市场、集体林权制度、国有企业等。我认为,收入分配制度、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国有企业三项大的改革与资本市场关联紧密,互为支持。资本市场改革需要充分估计相关改革的部署,围绕交汇点精心设计,做出科学安排。

  第二,认真评估、科学界定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改革的重点环节,安排好改革次序,把握好节奏。

  今年两会上热议的问题包括: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股发行制度、三板市场、退市机制、国际板、债券市场等等。是否这些事项都是该抓紧办的呢?显然不是。

  总体上,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依然偏低,供需很不平衡。即使在出现流动性过剩情形的今天,仍有许多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正是融资市场不平衡的表现。所以,进一步理顺股票等证券发行交易的机制,加强多层次市场建设,应是当务之急。全国性的三板市场应当加快建设步伐;而已有的创业板,可以进一步简化发审程序,鼓励更多合格企业上市;债券市场应当加快发展。

  而为了化解市场扩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关键是增强市场透明度,依法治市。为此,社会化的监督机制亟待建立,司法体系亟待加强,真正的退市机制应当尽早推出。

  第三,显著提高资本市场理论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文化支撑。没有强大理论的支持,就不可能形成强势的舆论氛围。

  客观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理论建设十分薄弱,一定程度上,资本市场建设还停留“技术认识”的层面,“拿来的资本市场”和中国文化还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我认为,目前市场中存在的诸如过度炒作、违法违规、信任度不高等问题,除了与监管有关,更与资本文化缺失有关。

  为此,应当大力加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基本理论的研究开发,增强人们对资本市场发展所处的基本国情和市情的认识和认知度;大力加强资本文化的普及教育,传播和倡导法制基础上的公平观、监管观、博弈观、信用观。

  第四,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合作竞争机制,认真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路径。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商品消费市场还是资本投资市场,必然要和全球市场相互交流合作,但同时,如何维护好国家利益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按照资本市场的属性进行相关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