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吴向宏
最近,媒体对于天津的一些金融创新试验,进行了大幅度的报道,涉及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交易所的一些核心业务。这些报道多数带有批评的色彩,很多直接用“乱象”、“迷雾”等等负面词语描述有关事态。
从相关报道来看,上述交易所的一些业务,的确存在很多值得质疑的地方。以文交所为例,把艺术品权益划分成几百几千个单位进行独立交易,这种“证券化”在当代主流金融体系中,据我所知,是没有先例的。
把一桩艺术品权益划分成很多小的单位,这个行为,除了降低大宗艺术品购买的门槛、从而创造更多购买需求外,并没有别的意义。它没有把任何未来现金流折现。严格来说,这根本不算是一桩金融工程,仅仅是一种刺激需求的促销手段而已。
这类行为是否就该被指责为“乱象”呢?我看倒也未必。
从商业的角度看,这种将一桩产品拆解为诸多小份销售、从而人为刺激需求上升、价格上涨的做法,貌似荒谬,其实也颇为符合市场营销的规律。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里,类似这种的古怪创新,固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许许多多这样的古怪创新,也恰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来源之一。
在我看来,假若一份画作的权益被拆分成1000份之后,价格上涨10倍,这一点也不乱,而是需求遭到短期刺激之后的必然现象。假若很多交易所跟风模仿,市场上类似“艺术品拆分”行为增多,其价格很快会跌回正常水平。相反,如果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之后,立刻引起上下各方的过度反应,认为这是天大的泡沫出来了——我觉得这才叫“乱”呢!阵脚先乱了。
金融本身就是投资和投机的综合体,有局部泡沫是正常的。这不一定是乱。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危险,不是管制不足,而是管制太僵硬。对于各种金融创新的试验——哪怕像艺术品权益拆分这类从金融创新角度看意义不大的试验——我希望,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在审慎关注、防控风险的同时,也要有一个适当宽容的态度。如果动不动就觉得秩序罔存,希望政府赶快出来加强管制,严厉打击,这就又成了一种“乱”。是“乱加管制”之乱。
上一主题:热钱潜身商业地产
下一主题:工资“上调” 温商称或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