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刘道彩
河南大学计划在2011级本科生中开设新闻发言人专业的消息近日引发热议。新闻发言人确实是当下很热门的职业,也很风光,对许多学生家长和不谙世事的高中生肯定有较大吸引力,报考效果自然不会差。但4年后,这些心怀“发言人”志愿的孩子能不能成为发言人,该到哪里去发言,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新闻发言人是一种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职业,纵观我国一些知名新闻发言人,不仅没有一个是从大学新闻发言人专业毕业的,有的甚至连大学教育背景都没有。我丝毫没有否认大学教育之意,只是新闻发言人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对各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这些素质大都不是在学校里就能全部习得的。而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大都由在各自领域工作较长时间且有一官半职的人担任,一个涉世未深、对政策和专业一知半解的大学毕业生,显然与该职位的较高要求相去甚远。
高校面向市场培养学生本无可厚非,但适应市场不是一味迎合市场,如果专业开设过多考虑招生需要,不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难免让今天的“高兴”变成明天的“头痛”。
类似情况在很多高校也都存在。不少高校对专业设置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长远规划,一味跟着市场走,今天豆腐好卖就设豆腐专业,明天汽车好卖就设汽车专业。更不容回避的是,许多新专业在没有经过严密论证,甚至在没有足够师资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更别说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了。
人才培养中过强的功利主义,让大学不仅有变成“职业养成所”的倾向,也让本来就成为大麻烦的就业、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上一主题:车企高管频繁跳槽 汽车人才争夺升级
下一主题:母传子看“京城名少”如何“啃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