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化化肥回应钾肥进口质疑
[发布时间:2011-07-18 14:17:37 点击率:]

  □ 朱继东

  

  中国下半年钾肥谈判整体结束,确定了下半年钾肥进口价格每吨上涨70美元。消息传出,有人士质疑谈判中化化肥牵头组成的联合谈判企业故意抬高价格,并认为是其垄断造成了高价格等。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记者7月12日专访了多年来参与钾肥进口价格谈判的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明伟。

  冯明伟告诉记者,这次谈判非常激烈,从对方开始的510美元报价一直往下压,中间因为分歧太大导致谈判几度中断,450美元的进口价格能谈下来是非常艰难的,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冯明伟指出,对比钾肥联合谈判的成果和铁矿石联合谈判的结果可以看出,进口渠道的适当集中有利于提高谈判的话语权。实践证明,中国的钾肥进口联合谈判机制运行比较成功,多年来在国际钾肥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始终保证中国在全球的钾肥“价格洼地”地位,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肯定,为保障中国农民的利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化化肥作为钾肥进口的主渠道之一,始终以一个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恪守保障国内钾肥供应稳定,力保中国钾肥进口低价区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的使命。2001年-2010年的十年间,中化化肥累计进口钾肥超过3000万吨,为保障国内钾肥稳定供应起到了关键和决定作用。

  冯明伟同时透露,为摆脱国际供应商的垄断,中化化肥也正在积极获取境内外钾肥资源。

  针对目前国际供应商垄断加强的趋势,如何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进口的话语权呢?冯明伟经过多年调研后呼吁,“国家应尽快建立钾肥专项淡季战略储备机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钾肥进口价格‘洼地’地位得益于钾肥进口联合谈判机制,也得益于钾肥生产流通企业进行的库存储备。因此,针对日益集中的国际钾肥垄断格局,国家有必要建立钾肥专项淡季储备机制,通过‘淡季储备,旺季调节’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平抑国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可以增强钾肥进口谈判的话语权,并可以增强国家对钾肥行业的调控能力。同时,将钾肥储备由企业经营行为上升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有利于实现国家对钾盐行业的调控,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有利于科学规划国内钾肥的生产和流通,实现国内资源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