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尹卫国
“股神”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日前与北大、北外、传媒大学等高校学子座谈,他用自己成长经历说明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过于依赖父母的财富,“金汤匙”很可能是“金匕首”。(10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这是一个颇具哲理性的话题与比喻。我的理解是,如果把父辈的财富比喻为一碗“金汤”,手抓羹匙贪婪地大口吞噬“金碗”里的财富,“金汤匙”就有可能变成“金匕首”,将自己刺倒。
中国年轻人对彼得的了解远逊于他的父亲巴菲特。据彼得讲述,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厉,从小学到中学每月只给他几十美元的零用钱。30岁那年想换房子,向父亲借钱被拒绝,父亲说,你应该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去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将贷款还上。
彼得的成长经验可用两句话概括,父亲不溺爱,励志孩子自食其力;儿子不依赖,自强不息独闯天下。据2011年福布斯显示,巴菲特以500亿美元身价居世界第三,但他又是将绝大多数财产捐献给慈善基金会的“盖茨第二”。
巴菲特对儿子如此吝啬,代表了相当多的美国富人的观念:给子女万贯家产不如给他们一个人生目标。因为留下亿万财富就意味着孩子们可能从此坐享其成,丧失“早晨起床的动机”,不需要劳动和奋斗就可以过上富裕日子,何苦清晨起床呢?
巴菲特“狠心”折腾儿子印证了中国一句成语:苦尽甘来。没有经历艰辛的创业、苦难的熬炼,也就品尝不到果实的甜蜜,感受不到生活的甜美。财富来得太容易,也就不懂得加以珍惜。古今中外,前辈们含辛茹苦艰难创业积累财富,子孙们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最后成穷困潦倒的败家子,不胜枚举。
彼得·巴菲特的成长经验,对习惯于溺爱、娇惯孩子的中国家长,对心安理得坐享父母财富“啃老”不脸红的年轻人,无疑有着启迪意义。
上一主题:诺基亚任命中国区新掌门
下一主题:浙商大佬齐聚杭州畅叙使命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