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熔铸责任与担当
坐落于大方县境内的大方煤业小屯矿处在乌蒙山脉,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气候多变,空气潮湿。大方煤业总经理孙守义放弃总部的优越环境,来到这个异常艰苦的地方工作。其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的精神支柱。为了让他安心创业,学业优秀的女儿从北京名校转到贵阳来读书;妻子也放弃了得心应手的工作来到贵阳。对于家庭,他总是深怀歉疚。
小屯矿自2007年10月复工以来,已经实现安全生产1480天,经历了从基建矿井到生产矿井,身为团队骨干的孙守义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回忆建设过程,他深有感触地说:“两年来,我们恪守贵州能化公司党政提出的‘永不气馁、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12字方针,团结动员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战胜特殊困难,在逆境中推进开发事业,不敢辜负集团公司重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异地开发,团队更需要核心和榜样的力量。正是有无数个孙守义这样的带头人带领自己的团队负重前行,战胜了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困难,给家乡父老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贵州能化先后整体扭亏为盈、发耳煤业公司顺利投产、青龙煤矿安全生产三周年,为集团公司贵州基地大开发、大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黔贵高原的“红底色”
在贵州能化开发建设的过程中,323名党员筑起的同担当、共奋战的坚强堡垒,成为驻外将士们的主心骨。在黔贵高原的各条战线上,党员立足岗位“干得好”、急难险重“冲在前”、关键时刻“顶得上”,党旗的“红底色”闪耀在对外开发的最前沿,凝聚着干事创业的巨大合力。
被称为“兖矿在黔开发示范矿井”的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是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公司的主采区队采煤一区在短短数年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贵州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成为兖矿在黔开发名副其实的“示范区队”。
今年以来,贵州全省电力供应紧张,各电厂电煤库存纷纷告急。面对采面压力大,顶板破碎严重等困难,工区党支部一班人克难攻坚,全月生产原煤135000吨,打破了兖矿进入贵州开发10年来单机单面月产最高纪录。
青龙煤矿最年轻的区队长杨佳鑫,毕业之后就加入贵州能化的创业大军,并在井下生产一线光荣入党。杨佳鑫坚信科技进步能“生金”的道理,经常用“小想法能变成大智慧,小革新能变成大创造”来激励大家,带领职工千方百计找寻破解难题的办法,积极探索破碎顶板维护超前管棚施工技术。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杨佳鑫成功解决了11609工作面经常破顶、漏顶的难题,使工作面推进速度从过去的月平均22米提高到了50.6米。仅此一项每月可为公司创效950余万元。他所在的综采工区小改小革等科技创新项目多达70余项,他所在的团队也成为贵州能化的金牌区队。
10年坚守:“我以奉献为荣”
在贵州能化的创业团队里,提起朱本斌,人人皆知。身为贵州省劳动模范的他是兖矿进驻贵州创业的第一梯队。10年前,他响应集团公司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放弃总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幸福的小家,来到兖矿在贵州开发建设的首个矿井青龙矿,开始了他的新的创业生涯。
今年已经48岁的朱本斌身体不好,每个月下井却都在20多个以上,还经常加班到半夜。曾经,为了矿井投产编制技术方案,身为技术科负责人的他9个月没有回家。有同志开玩笑地问他:“老朱,你在青龙煤矿整天拼命干,离家这么远,钱也不多挣,图什么?”他回答就一句话:“我是一名党员,我以奉献为荣!”
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他几乎每天都下井。有时,为了处理井下现场问题,他一天要下几次井。在矿井筹备初期,朱本斌经常吃住在工地,有时一连一个星期不回宿舍,衣服也积攒到周末再带回县城一块洗。艰苦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对于创业者们都好克服,但远离家乡、割舍亲情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每次回家的时候,还在读书的女儿都把朱本斌送到车上,直到车开得看不见了才会转身回家;家里的父母亲都已80多岁的高龄了,需要他的照顾。但忠孝难以两全,对家人,朱本斌满怀着深深的愧疚。
采访结束后,不善言辞的朱本斌真诚地对记者说:我其实最感谢我的老婆,尽管我不会说。这么多年,上有老下有小,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担当,正像我,为了矿井的担当一样。
正是有了像朱本斌这样诸多开发者的坚守,才有了贵州能化跨越发展的今天。他们用实际行动共同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创业者之歌。
上一主题:德勤:中国劳动力资源仍然充足
下一主题:寻找人才价值“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