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民企出海 浙商探路
[发布时间:2011-12-14 08:46:12 点击率:]

 中小型民企密布浙江,浙商是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中国商帮代表。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尤以浙商“走出去”人最多步伐迈得最大,今年实现了世界500强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底,光在海外经营的浙商就有150万,约占浙商全体的12%至15%,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稿件采写 赵展慧

  

  “我们离世界500强还有多远?”在不久前闭幕的2011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2000余名海内外浙商齐聚一堂,发出了这个自省、自信、自新的问句。

  

  市场冷暖浙商知

  

  浙商被比喻为鸭子,能先知春江之水暖。在全球市场这条大江里,浙商总是最先试得水温、嗅到商机,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最优决策。另一喻意是赞美浙商肯吃苦勤开拓,他们取得的成绩是水面上的鸭子,漂亮优雅,而付出的艰辛则是水面下不停摆动的脚掌,一旦懈怠就会失去平衡。

  黄学胜就是海外浙商的典型。1978年随父母来到法国开中餐馆,也曾开过皮包店、卖过服装,继而做内衣的进出口贸易来积累资本。2003年通过放贷低价吃进了一批店铺,由此走上地产之路。2008年他创办的欧华集团借力金融危机逆市发展,成功登陆泛欧交易所创业板,所属地产已达30万平方米。

  然而市场总处于变化中,欧美经济的不景气,对以其为主要市场的浙商来说,再精明,钱也变难赚了。“最可行的办法是与祖国与家乡进行产业互动。”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把眼光瞄准国内,寻求与祖国的产业、政策、资本进行更好的衔接和互动,更好利用两个国家各自的资源优势,比如国内招商、海外设厂,既能利用国内市场,而且能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从“三刀”到“三高”

  

  浙江人都知道,浙商刚开始凭的是“三把刀”菜刀、剃刀、剪刀。而如今,浙商开始在现代工业、航海事业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产业化的“三高”领域高水平发展。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浙商开始将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升级作为新的目标。

  “我们是‘徒弟’收购了‘师傅’。”浙江台州的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福德如此形容自己的并购经历。2009年7月,新杰克公司成功收购两家德国老牌企业拓卡和奔马。奔马(Bullmer)是世界三大生产自动裁床企业之一,拓卡(Topcut)则在皮革切割系统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新杰克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缝制成套方案解决服务商,产业链得到了拓展,同时打通了欧美和亚洲市场,开启了国际化运作的步伐。将行业内“师傅”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文化收入囊中,“徒弟”真正实现了做大做强。

  

  浙商精神要攻守并存

  

  勤奋务实、敢为人先、恪守承诺、抱团奋斗、改革创新。浙商精神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在海外大放异彩。

  阮福德说,新杰克收购成功的第一要诀不是竞价,而是文化的融合,“两国企业文化交融,找到共通,寻求互补,更要学习汲取。”

  “浙商不仅要在产业上转型升级,在精神文化上也要转型升级。”杨轶清说。欧美的工商文化强调规则、平等和社会责任,契约意识很强,更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各国之中,就要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吸收他们先进的工商文化。”

  一面是吸收,另一面则是坚守。浙商精神是浙商闯天下的法宝,但在新形势下存在弱化淡化的危险。部分浙商热衷赚快钱的热钱和游资,对实业的兴趣和信心不足,这一点很让在场浙商担心。要在海外继续扬帆远航,杨轶清说:“新一代浙商要坚守传统精神的优势,吃得起苦头,耐得住诱惑,辨得清大方向,跑得赢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