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大道豫商驰骋商界
[发布时间:2012-01-08 09:52:42 点击率:]

  “如今,豫商渐成气候,国内外的河南商会已经有六七十家,颇有些晋商当年纵横四海的味道了。”

  晋商、徽商、洞庭等商帮纵横驰骋的明清时代,豫商却迟迟未能登场,哪怕是在一两个行业独领风骚都难以一见。  

  有意思的

  “豫商”现象  

  据《企业观察家》杂志报道,商人始祖王亥、商圣范蠡之后的豫商,一直以若隐若现的状态断代地存在于中国商业史上。直到明清出了一位杰出的豫商代表康百万。其实,康百万家族带有山西人的血统,因为这个家族就是在中国商帮萌芽的明朝,从山西迁到河南巩义的。

  尽管商人这一群体发源于河南,但之后“重农抑商”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与地处中原“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不同,山西人慢慢养成了清朝雍正时期山西学政刘于义所说的“重利之念甚于重名”的积习。

  受传统影响,本土的商业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受到抑制。南北东西的物产和精神在这里交错,这打破了外界曾经赋予这片土地贫穷与闭塞的印象。战争、灾害等又让这片土地多灾多难,不断摧毁着人们的创富意识。从另一个层面说,外来商业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淋漓尽致地呈现,也说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商业意识远不够劲朗。

  2005年我曾经参加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并在这次会议上建议现河南省豫商联合会会长陈义初组织各家媒体记者遍访在各地的豫商。这次建议很快被付诸实施,我也因此成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在广州、深圳、北京、天津、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的豫商们。

  我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食品、医药、建筑及其相关行业,豫商成绩显著。省外豫商在两个行业里取得了最瞩目的成就:一个是医药,一个是建筑及其相关行业。每一块都可以举出一连串豫商,并且都与河南本土具有一定渊源。  

  与河南发展

  一脉相承  

  民以食为天,当流行语从宋元时的“苏湖熟 天下足”到眼下的“中原熟,天下足”,承担起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角色的河南,在粮食深加工、食品产业化方面,已然具有了深厚的基础,并在践行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之下,孕育出了双汇、三全、白象、众品、大用、华英、好想你等一批食品企业,这也与河南基于生存进而谋求发展一脉相承。

  从省内来说,河南诞生了以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华兰生物、天方药业、太龙药业、张仲景大药房等为代表的一批医药企业。从省外来说,新乡籍的深圳健康元药业董事长朱保国和南阳籍的贵州神奇集团董事局主席张芝庭即是其间的典型代表。兰州普生药品、兰州新光药业、天津北药大通医药、新疆三胶药业、珠海金杏堂药业、四川蜀中药业等的老板也都是豫人。

  而与建筑有关的行业,一是房地产,比如兰州海鸿房地产、新疆豫疆房地产、山西以及北京华嘉盛房地产、云南世林房地产、延吉市吉泰房地产、延边经纬房地产、成都三原置业等,山西华通路桥集团、新疆矿石冶金集团旗下也都有房产项目。一是建筑、防火、阀门等行业,譬如,重庆市上隧防水、陕西长远建安防腐集团、延边韩兴建筑安装、潍坊宇明阀门、北京信泉达建筑物拆除、安阳市华都建设、潍坊市金辉防水、山东方园爆破有限公司、新疆民用建筑设计院、广州市泰祥建筑防水等。而在山西建筑行业,河南建筑企业多达1000多家,每年创产值超过100亿元。  

  豫商

  渐成气候  

  如今,豫商渐成气候,国内外的河南商会已经有六七十家,颇有些晋商当年纵横四海的味道了。

  当豫商走向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时,人口大省的优势加上依托沿海,豫商也渐成气候。不过,要在对外贸易中趟出一条路来绝非易事,这几乎与当年徽商的情形如出一辙。2007年豫商庞玉良以10亿元买下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试图通过新郑国际机场,直接绕过沿海而在内陆一站式地打通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通途,也是当年徽商试图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体现。只不过,没有较为强势的河南经济及对周边省份强大辐射力的综合保税区等作支撑,这种打通更多只有吃螃蟹的意义。从陆路来说,豫商能否在新疆或者其他区域突破性地打通一条外贸通途,值得期待。

  伴随国内外六七十家河南商会的成立,豫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身份认同感,历史上晋商以崇奉关公为精神寄托,以各种会馆作为凝结晋商意志的载体,当代豫商以商会和豫商大会为平台和纽带,但如何凝聚各地豫商的力量并形成共识,仍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实践的话题,这也是当代各区域商会所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