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王政 段菁菁
创造现代商业传奇的浙商,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创富而不被认可,为国际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却得不到尊重……究其原因,浙商不再缺钱,但“缺文化”。面对这样的问题,11日在杭州举办的“文化力量与经济文明”论坛上,各界专家为浙商开出了一致的“药方”:挖掘经济背后的文化推动力,用文化力量促浙商转型。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发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百万农民“洗脚上岸”,做了企业主,成就了“敢为人先”的浙商群体。“这些企业家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他们主导的企业缺少文化”,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镶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宴请客人上鱼翅不是文化,保护海洋生物才是文化”。
郑宇民提出,浙商文化说到底是“经世致用”,因此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用文化力量促进浙商群体转型,即建立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建立共享性的价值观,提升产品构成的附加值,开拓有持续性的生存新空间。
中华文化基金会秘书长蒋晔表示,近两年浙商群体在面对各种经济难题时表现出的迷茫显示了文化支撑的缺失,“应尽快补上这一课”,蒋晔说,“这是浙商转型必须翻过的坎”。他建议,在短期,应该举办速成班,从实用的角度为企业家培训文化知识;长期来看,要让企业家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特质,形成文化自觉,贯穿商业活动全过程。
实际上,浙商在“闯天下”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浙商文化。浙江历来崇尚通商惠工、义利并存的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力量的支撑下,浙商才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见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用生动的实践锤炼了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而这也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但随着浙商省外、海外经商,如何能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融入当地?“文化浙商”的议题日益紧迫。浙江省长夏宝龙表示,文化的力量,首先在于传承,其次在于创新,浙商群体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量,更要有“经世致用”的智慧;不仅要有硬实力,而且要有“软实力”。
就在各界热议浙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商业活动背后的文化推动力被越来越多的浙商所重视。2011年,江苏省浙江商会就向所有在江苏的浙商提出了八项注意事项,“碰到斑马线要自觉停靠”、“不污染环境”等平时被人们忽略的要求一一在列,显示了浙商推动自身转型的自觉意识正在觉醒。
上一主题:壹人壹本 “怪公司”耍转“土”模式
下一主题:魏家福:“走出去”必须有自己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