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知音传媒”)的上市脚步在几番踯躅后,如今仅剩临门一脚。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知音传媒出现在最新的IPO审核名单中。
□ 刘 翔
作为期刊业龙头,“知音系”上市备受关注。若成行,知音传媒将成为国内期刊上市第一股。证监会资料显示,知音传媒目前处于初审程序中,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
“期刊类企业与当前上市的报纸、影视类传媒不同,知音传媒上市对于国内期刊行业而言有许多借鉴意义。”3日,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将大力扶持文化行业,这一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将助推知音传媒的上市进程。
高管持股转让玄机
作为国内期刊业龙头,围绕知音传媒上市的新闻一直未断。
记者从知音网了解到,1985年,湖北省妇联以3万元启动资金发起成立了《知音》杂志社,这便是知音传媒母公司———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知音集团”)的前身。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知音集团总资产达到7.92亿元,净资产6.42亿元,年经营收入3.59亿元,净利润0.77亿元。
这样一家业内龙头,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事实上,这已不是知音传媒第一次传出上市的消息,此前还一度传出借壳、赴港上市等方案。
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去年12月的一则股权转让公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则编号为“HC1112090003”的公告显示,知音集团按原价收购胡勋璧等13名自然人持有的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知音文化”)3.633%股权,并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进行补偿。按此推算,此次收购的价格为2116.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胡勋璧正是《知音》主编,而上述13名自然人,也多是知音集团管理层成员及业务骨干。
知音集团改制后,其高管缘何要如此周折将所持股权转出?
“公司在上市前夕的此番举动,应该是为公司理清股权关系,为其顺利上市铺路。”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文化传媒行业特殊性,对文化企业高管持股的限制较多。
记者注意到,在管理构架上,知音集团控股知音文化,知音文化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共同持股知音传媒。管理层通过持有大股东知音文化的股份,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知音传媒股份。
作为激励制度的高管持股,未曾想却成为知音传媒冲刺上市的绊脚石。于是,便有了去年底13名高管集体转让股权的一幕。
上市隐忧
股权障碍清除后,知音传媒上市提速。但是,能否最终上市还需经过证监会发审委这一关。
作为业内龙头,知音传媒盈利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业内对于知音传媒的上市前景,也有所担忧。
与其他纸媒一样,其核心期刊《知音》受互联网、电子图书的影响增大,同时,知音传媒部分子刊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中,盈利能力让人担忧。
此外,知音传媒上市后,还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即如何避免内容虚假引发的官司。记者注意到,作家毕淑敏就曾状告《知音》侵权,最终获赔10万元,中国作协也曾向《知音》下发过维权通告。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在知音传媒上市可能遇到的障碍中,政策问题或许最为棘手。“从此前国内媒体上市经验看,知音集团的广告、发行业务已经符合上市标准,因而关键在于一些政策上的限制,对出版行业的限制将体现在掌握出版业务的终审权方面。”
“抛开体制层面因素的考虑,即便从业务上看,在数字化阅读已渐成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知音传媒要说服投资者,成功上市,可能还面临来自增长前景方面的挑战。”银河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
《读者》顺势而上?
目前,跃跃欲“市”的期刊传媒,不止知音传媒一家。据了解,与《知音》发行量相当的《读者》杂志,上市进程也在推进中。
“知音传媒若能上市成功,或将为期刊传媒板块的IPO打开缺口,这也可能成为《读者》等国内发行量相当的期刊顺势而上的契机。”刘保民表示。
实际上,早在2008年6月份,读者出版集团就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而集团董事长吉西平曾公开表示,自2009年7月起,读者出版集团加快了股份制改造步伐。
但是,读者传媒与知音传媒一样,也都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版权问题,以及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
【链接】
2010年,读者出版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时代出版、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和酒钢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读者传媒已与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
上一主题:能量传播冲刺IPO 陈鲁豫或为幕后老板
下一主题: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